車東西4月10日獨家消息,國內激光雷達公司鐳神智能宣布已經完成B輪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晨創投領投,天津仁愛智匯、上海易津資本、深圳市嘉信元德股權投資基金、獨立投資人粟昱跟投。
對于本輪資金的用途,鐳神方面表示將主要用于擴大產能、引進人才、投入固態及遠距離激光雷達研發三個方面。

融資后廠房面積翻倍 加速激光雷達量產降價
鐳神智能是一家位于深圳的激光雷達廠商,其創始人胡小波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光學專業出身,此前創辦了國內最大的光纖激光器公司。2015年鐳神智能創辦后,先是面向機器人、AGV領域生產單線TOF(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法)激光雷達,隨后,鐳神智能轉入車載激光雷達方向,研發、生產用于自動駕駛的16線機械激光雷達。

▲鐳神智能CEO胡小波
目前鐳神已經推出了五大系列40余個型號的激光雷達產品,產品測量距離覆蓋了0.1米-200米區間,探測精度最高可達厘米級。其產品的應用領域包括掃地/服務機器人、AGV小車、港口自動化、智能安防、測繪。當然,目前激光雷達市場潛力最大的,還是自動駕駛/輔助駕駛領域。
不過車載的高線束激光雷達由于生產過程耗時較多、產能較少,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目前即使是16線的激光雷達價格也在萬元以上。
鐳神進行B輪融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其激光雷達生產線擴張計劃籌集資金。
目前,鐳神智能已有1萬平方米激光雷達生產廠房投入使用,在B輪融資完成后,鐳神的激光雷達生產廠房面積將翻倍,達到2萬平米,同時量產鐳神的16、32、48線機械式激光雷達,通過成規模的產能大幅降低激光雷達價格。

▲鐳神16線激光雷達

加速研發固態激光雷達
除了推動既有的機械式激光雷達大規模量產,鐳神B輪融資資金的另一項重要用途是進行固態激光雷達的研發。由于機械式激光雷達的結構對其壽命、產能有限制,也很難通過車規標準,設計制造無需轉動的固態激光雷達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去年十月,鐳神智能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合作,流片了用于激光雷達模擬信號處理的ASIC芯片,將高頻高帶寬模擬晶體管、放大器、比較器等全部做進了一塊芯片中,大大提高了激光雷達內部組建的集成度,向激光雷達的固態化邁出一步。

▲鐳神研發的激光雷達ASIC芯片
去年十一月,鐳神又與以色列激光雷達CMOS公司Newsight Imaging達成合作,在后者提供的NSI3000傳感器上,打造一款車規級的3D激光雷達V-LiDAR。鐳神官方介紹,V-lidar將是全固態的高精度雷達,探測距離、精度滿足車用市場要求,預計于2018年量產,量產后價格將“極具競爭力”。
固態激光雷達發布在即,充足的資金才能保證技術得以產品化。
此次鐳神智能順便更新了一下其推出固態激光雷達的時間點——最快預計到2018年年中,鐳神的固態激光雷達就將亮相。另外,在目前被提及的三種固態激光雷達技術方向:3D Flash、MEMS、以及相控陣激光雷達上,鐳神都有研發布局。

激光雷達融資熱背后 價格戰已至
進入2018年以來,資本對激光雷達的熱情不減。1月9日,北科天繪宣布A+輪融資過億元;2月28日,北醒光子宣布完成B1輪融資。
有研究報告指出,光是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在2030年的市場規模就可能超過300億美元。對于這樣一個未來的千億市場,投資人們正在加緊布局,在場中占好位置,以分享產業快速發展的紅利。由此,激光雷達行業掀起了一場資本戰。
而在激光雷達越來越火的2018年,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比如,老牌激光雷達廠家Velodyne面對國產激光雷達的競爭壓力,主動將其16線激光雷達的價格從7999美元降至了3999美元,直接來了個腰斬。
對此,國產廠家們也在跟進,選擇降低價格銷售。并且,隨著未來技術的成熟和行業量產能力的提升,激光雷達的價格還會呈現快速下行的趨勢。
一場激光雷達的價格戰,勢必在未來愈演愈烈。此時,外部資金支持將會更顯必要。
而鐳神等公司們的融資,無疑是在為未來的競爭儲備充足的“軍火”。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