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激光器市場增長迅速激光主要是通過人工方式,用光或放電等強能量激發特定的物質而產生的光。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步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依靠激光加工技術,提升產品的加工質量或解決傳統加工方法和工藝不能解決的難題,正如此,使得我國激光加工產業經過10年的黃金期發展,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2016全球激光材料加工市場規模為126億美元,增長6.8%,中國地區則增長近20%。按照產品分類分析,用于在切割、焊接、標記和增材制造的激光加工系統(大功率)占75%。用于微電子處理的激光系統(小功率)市場占25%,該市場2016年度增長了15%,主要是由于制造移動電子設備及其部件如顯示器和半導體的激光加工系統增加。
工業激光設備是激光產業主要活躍的市場,受宏觀經濟發展、制造業產業升級、國家政策支持等因素影響,中國工業激光設備受業內關注,市場發展迅速。前瞻網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工業激光產業產值可突破600億元,至2020年可達1000億元。
目前激光器已經廣泛應用在切割、打標、精密金屬焊接等各個環節;涉及機械、汽車、航空、鋼鐵、造船、電子制造、軍工等多個行業應用領域。專家表示,按照設備類型分類,金屬切割、打標及半導體設備分別占全球激光材料加工收入的36%、18%和12%,材料加工行業是激光器最大的應用領域。
有分析人士認為,激光制造設備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普及,產業應用具有巨大的發展遠景,并能夠促進我國“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的推動和實現。從我國發展戰略角度來看,《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就已提出,光電子與激光領域是我國在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國家在“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也將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列入先進制造領域,作為國家重點發展對象。由此可見,今后伴隨著國家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節能環保政策的推出以及產品個性化需求趨勢的發展,激光制造設備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普及,產業應用具有巨大的發展遠景。
“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對激光加工是一個重大的機遇,整個激光產業應當積極把握機遇,沉穩應對挑戰,將激光制造做大做強,擺脫高端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嚴重依賴進口、國外在核心關鍵技術裝備方面對我國實行封鎖的局面,提升我國高端激光制造技術與裝備的國際競爭力,這將對推動我國高端制造領域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與優化、做強我國制造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我國“中國制造2025”戰略要求的具體落實。
盡管工業激光設備發展成效顯著,但發展同樣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國激光產業的產業化進程依舊緩慢,行業內的工業水平也較為落后。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工業基礎較為落后,在工業激光應用領域,我國大部分產品在穩定性、性能以及工業化生產方面與國外都具有較大差距。
隨著我國激光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及應用深度的加大,未來行業需求前景看好,預計行業規模復合增速在10%以上,至2023年我國激光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69億元。相關儀器企業可搶抓市場商機,布局拓展新領域,在實現自身品牌崛起的同時,進一步助力國家激光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國外市場狀況預測
亞太地區是全球工業激光器最大市場。2017年亞太地區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為7.45億美元,2020年到12.5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9.02%。
歐洲對光纖激光器的需求主要源于其汽車行業,光纖激光器能夠實現高強度的鋼切割和焊接汽車部件。2017年歐洲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為5.08億美元,2020年到7.5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4.07%。
北美在研究、通信、醫療、軍事和國防行業等領域,同時美國制造業回歸政策刺激下,預計北美激光器市場將快速增長。根據預測,2017年北美洲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為2.82億美元,2020年有望達到4.1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38%。
可以看出,未來仍是亞太地區工業激光器的需求最大,增速最快。其中主要是中國制造業升級需求迅速,對激光器的需求增速可達20%。
國內激光行業前景可期專家預計,國內激光設備下游市場高景氣度不僅為設備企業帶來成長機會,同時也會促進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由于設備企業諸多核心零部件大多在國內采購,為國內上游晶體、激光器廠商也帶來快速成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