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能源環境新聞
分布式光伏發電重磅文件征求意見 政策力度超預期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2018-04-19
我要評論(0 )
記者從昨天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伏們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分布式嘉年華論壇上獲悉,兩份對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發展影響重大的政策文
記者從昨天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伏們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分布式嘉年華論壇上獲悉,兩份對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發展影響重大的政策文件——《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和《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的意見》已悄然下發并征求意見。多位研究人士解讀認為,上述文件的政策力度好于市場預期。
記者從拿到的征求意見稿上看到,《辦法》首先對分布式項目作了定義:主要包括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和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大于6兆瓦但不超過20兆瓦)兩類。
其中,戶用(不超過50千瓦)可選擇三種運營模式,其余的小型光伏發電設施只能采用全部自用和自用為主余電上網兩種模式。超過20兆瓦的屋頂項目則不被認定為分布式。
《辦法》的要點還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納入國家光伏發電規模管理,由各省市實施規模管理;鼓勵各類企業、社會機構、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以各種方式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提高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市場競爭力。
對此,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崇衛在昨天的論壇上表示,這兩個征求意見稿的目的首先是控制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規模,因為去年分布式光伏發展的發展勢頭太猛,總裝機容量已遠遠超過預期。
“這兩個文件一旦出臺的確會對分布式發展帶來比較大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分布式光伏的寒冬來臨。相反,按照征求意見稿,分布式發電可通過其他的市場化交易獲得更大發展。”據他介紹,去年10月底,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印發《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破天荒”提出分布式發電項目在“全額上網”、“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之外還可參與市場化交易,把電賣給配電網內就近的電力用戶,即俗稱的“隔墻售電”。
“這個政策出來如同一聲春雷,超出我們預期。而今年1月3日發布的補充通知更明確要求每一個省份必須申報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并首推直接售電模式。再到最新的征求意見稿,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辦法》將給分布式發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在交易端賦予市場更公平高效的發展格局。”李崇衛說。
安信電新首席分析師鄧永康昨天也告訴上證報記者,最新的這份征求意見稿其實遠好于市場預期。
“這是因為在分布式市場化交易全面鋪開前,全額上網模式仍是工商業分布式的首選。如該征求意見稿最終實施,同時考慮到之前全國備案了大量的全額上網分布式以及年底標桿電價將再次下調,此前備案的全額上網模式的工商業分布式勢必會在年底前完成搶裝。因此,如各省對規模不加限制,今年分布式光伏仍會繼續大幅超出市場預期。”鄧永康說。
興證電新首席分析師蘇晨表示,此次分布式光伏征求意見稿好于預期,體現在戶用不受限制,將促使裝機熱情高漲;50%自發自用和100%自發自用的項目也將不受限制,且補貼及時足額發放;政策出臺前備案項目不受影響。
他認為,在新規下,工商業分布式轉為“自發自用”模式收益率更高、補貼更易獲得,建設規模將提升,有望驅動今年全年裝機容量達到55至58吉瓦以上,戶用和工商業屋頂大概率超預期。
項目“從2017年以來的技術創新發展趨勢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已為期不遠,用電側基本就在眼前,發電側預計也就三五年時間。”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在昨天的論壇上表示,第三批領跑者公布的中標電價里,最接近脫硫煤標桿電價的,已經只差幾分錢,可見發展速度之快。
【相關閱讀】
機構:光伏新增裝機量將保持快速增長
中國經濟信息社27日發布了《中國清潔能源行業年度發展報告》,預計2018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將在40GW至50GW,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產業布局將持續向中東部地區轉移,戶用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以及智能化等將成行業發展重點。
去年光伏新增裝機5306萬千瓦 棄光率下降3.8%
隨著一系列數據出爐,光伏發電在2017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5306萬千瓦,居可再生能源之首。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3億千瓦。與此同時,棄光現象明顯改善,棄光率下降3.8個百分點。
新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發布
從工信部獲悉,日前工信部已正式印發《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本)》。據悉,此次發布的《規范條件》是工信部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為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持續加強行業管理,提高行業發展水平,對原有《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進行的修訂版本。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