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SunEdison:美國光伏巨頭的生死之路

    星之球科技 來源:國家電網2018-04-30 我要評論(0 )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用這句來形容美國光伏巨頭SunEdison 這幾年的光景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SunEdison 從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用這句來形容美國光伏巨頭——SunEdison 這幾年的光景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SunEdison 從名不見經傳的一家公司,迅速崛起為一家世界聞名的清潔能源公司,前后不過幾年時間。在它最風光的時候,它的CEO艾哈邁德˙夏蒂拉(Ahmad Chatila)曾經夸下海口要把 SunEdison 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公司。
    然而,劇情并未按照艾哈邁德˙夏蒂拉所期待的那樣發展下去。他的雄心并沒有使 SunEdison 坐上世界清潔能源第一的寶座,瘋狂擴張的策略反而把 SunEdison 拖入了巨額債務危機的深淵。隨著資本市場的坍塌, SunEdison 股價一日千里,內憂外患之下,短短數月, SunEdison 就深陷破產的危機而無法自拔,這樣的際遇不禁讓人唏噓。
    SunEdison:美國光伏巨頭的生死之路
    崛地而起
    SunEdison 快速崛起的過程就是全球光伏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它發家于光伏行業的上游,卻在光伏的下游成名,在其一步一步擴張的過程中,其業務重心也從光伏的上游逐漸集中于下游的新能源電站,并最終沉迷于資本市場的瘋狂,這為它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SunEdison 的前身是成立于 1959 年的美商休斯電子材料公司(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它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及光伏行業硅材料的提供商,隨著世界太陽能行業的興起,它于 2006 年正式進入太陽能領域,長期為幾家大型太陽能公司提供晶硅片。2007 年的財務報告中,MEMC 電子材料公司已獲得了太陽能硅片市場 14% 的份額。
    2008 年前后,世界太陽能市場發展進入低迷期, MEMC 在太陽能晶硅市場苦苦掙扎,銷售和毛利潤的下降讓投資者深為擔憂,MEMC 開始考慮拓展新的業務。2009 年,MEMC 花費 2 億美元收購了 SunEdison 公司,這是一家旨在為政府和企業安裝太陽能設備,并與客戶簽訂電力購買協議的太陽能服務提供商。合并后的公司開始深耕太陽能市場,業務觸角首次伸入下游的光伏電站,這次收購為 MEMC 電子材料公司贏得良好的市場預期,公司的股價一直穩中前進。
    另一邊的硅片市場情況卻不容樂觀,持續下跌的硅片價格讓 MEMC 痛下決心,砍掉了電子晶片業務,保留了太陽能硅片和太陽能服務業務,其資產的重組與調整為它帶來了 9400 萬美元的現金收入。2013 年, MEMC 電子材料公司正式更名為 SunEdison 公司,公司業務重心發生轉移,從半導體制造業延伸到整個太陽能電站的開發與投資。此時,一個更加精簡的結構讓資本市場看到了希望,全新的 SunEdison 公司在股票市場上表現強勁,公司市值一度超過百億美元。
    隨著世界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持續關注,能源向低碳甚至無碳的方向發展成為行業發展的共識,各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日益增加,并以減稅或者補貼的形式鼓勵本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SunEdison 公司緊跟這個潮流,不僅快速地搶占美國新能源電站市場,還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合適的項目。
    在跑馬圈地的市場爭奪中,SunEdison 公司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地方公司迅速成長為世界聞名的新能源公司。其業務遍布世界各地,除了美國本土外,還涉足歐洲、拉美,連競爭激烈的中國和印度也多有涉及。業務范圍覆蓋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分布式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發電、能源儲存、風能投資,甚至還涉足相對新興的微電網。SunEdison 公司雄心勃勃,在新能源行業全面鋪開各項業務,盡可能搶占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每一塊地盤,意在締造一個強大的新能源帝國。
    在 2015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 50 家最具智慧公司排行榜上,SunEdison 位居第六,也是排名最高的能源類公司,該評論說,“SunEdison 極為進取地擴展可再生能源產品并且在發展中國家地區提供電力,乃是人類的希望。”
    與 SunEdison 的業務快速成長的還有它的資金需求,融資成為它需要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和挑戰,然而, “資金在哪里呢?”
    成敗皆 YieldCo
    長久以來,如何低成本地獲得融資一直是光伏開發商思考的問題,新能源企業受困于技術與風險,很難在資本市場上融到大筆資金。一種新的融資模式—— YieldCo(收益型公司)的出現正能滿足新能源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
    YieldCo 是一種新型的固定收益型融資工具,它通過將一家可再生能源企業的部分低風險、現金流最穩定的營運資產——持有購電協議的電站剝離,再將這些剝離的資產打包設立一家 YieldCo,通過 IPO 上市來公開募集資金,并將這些資產產生的現金流以股息的形式,定期支付給 YieldCo 公司的股東。對于投資者來說,YieldCo 風險小,還有固定的股息。對新能源公司而言,YieldCo 56 STATE GRID 為其提供了一種低成本融資的途徑。母公司通過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成功融到資金,同時還享有 YieldCo 的大多數投票利益,從而控制 YieldCo 的投資與經營決定。
    2014 年,SunEdison 成 立 了 第 一 個 YieldCo 子公 司:TerraForm Power, 它 承 諾 股 息 率 2.7%, 每年 15% 的可分配現金增長率,SunEdison 占股 64%。 TerraForm Power 首次 IPO 獲得 5.355 億美元,且余出大部分資金用于收購母公司或者第三方的項目。最初剝離出來的投資組合的規模為 807 兆瓦的太陽能電站項目。該投資組合中的項目包括位于美國和加拿大的 134.8 兆瓦分布式發電站,以及位于美國、加拿大、智利和英國的另外 673 兆瓦公共事業電站。2015 年, SunEdison 成立了第二個 YieldCo 子公司:TerraForm Global,主要用來接手新興市場的項目,這些項目包括分布于巴西、中國、印度、秘魯、南非和烏拉圭在內的太陽能、風能以及水電開發項目。

    YieldCo 模式雖然為大多數的新能源公司所追捧,但它也有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點。為了達到既定目標股息增長率,YieldCo 需要為母公司或第三方滾動收購一些符合條件的基礎資產,并及時補充到資產組合當中。而作為母公司的 SunEdison 公司為了實現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公司的夢想,也需要瘋狂擴張,不斷擴大新能源電站的持有量。于是,一個近乎瘋狂的現象發生了,SunEdison 公司四處出擊,在世界范圍內直接投資或者收購新能源電站項目,并把這些項目高價賣給子公司 TerraForm Power 公司,SunEdison 公司拿到錢后再收購其他的項目,如此不停的周而復始,近乎永動機似的循環下去。
    SunEdison 公司為了擴張,收購的項目之多、范圍之廣讓人驚嘆。它的業務已不局限于光伏,在風能和儲能領域也是四處開花。2014 年 11 月,SunEdison 公司與其子公司 TerraForm Power 投資 24 億美元收購了美國風能開發商 FirstWind;2015 年 3 月,SunEdison 公司又從提供能源儲藏與光伏發電綜合系統的美國 SolarGrid Storage 公司收購了相關業務和資產,使其成為了全球首家可同時提供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及能源儲存三項業務的企業。
    雪球越滾越大,債務越借越多,泡沫也越來越大, SunEdison 公司在野蠻生長的同時,也將自己置于不斷增加的風險之中。一切看似風平浪靜,卻早已暗流涌動。直到 SunEdison 公司發起對太陽能公司 Vivint Solar 的收購,艾哈邁德˙夏蒂拉斷定“收購 VivintSolar 將使我們的價值翻 3 倍”之時,SunEdison 公司的股價從 33.45 美元一路下跌至 2.65 美元。不僅資本市場不看好 SunEdison 公司的此次收購,就連子公司 TerraForm Power 的股東也極力阻止此項收購,認為這筆交易將使 SunEdison 及TerraForm Power偏離其原本的商業模型,威脅到股東的利益。
    收購 Vivint Solar 成為 SunEdison 公司事業的滑鐵盧。資本市場給了 SunEdison 公司結結實實的一記重錘,其市值蒸發 99%,債務高達百億美元,瘋狂擴張的商業模式弊端給 SunEdison 公司致命一擊。在掙扎了一年之后,2016 年,SunEdison 公司向紐約法院遞交了破產保護申請,至此,一個新能源行業的世界級巨人轟然倒下。
    破產重生
    2016 年 4 月,SunEdison 向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提交了第 11 章破產保護申請,在它的申請中表明,截至 2015 年 9 月,該公司擁有資產 207 億美元,負債 161 億美元。它同時亦表示,旗下兩家上市子公司 TerraForm Power和TerraForm Global不在破產保護的申請范圍內。
    申請破產保護并不意味著公司就此真的破產解散,但是如何在申請破產保護的同時進行最后的自救,這顯然是關乎 SunEdison 公司生死至關重要的問題。
    隨后,SunEdison 首席執行官艾哈邁德˙夏蒂拉發布公告表示:“我們決定啟動由法庭監督的重組,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也是解決緊迫的流動性問題的重要一步。”他表示,該公司將通過破產程序來削減債務,域外 Overseas 國家電網 57 剝離“非核心資產”,并采取措施保護其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價值最大化。
    一場瘋狂的拋售開始了。SunEdison 公司希望在全球范圍內出售其資產,并公布了一份共計產能 5.3 吉瓦項目的匿名清單。這些項目分布在 12 個國家,有 2.4 吉瓦產能的項目在美國境內,包括 324 兆瓦商用太陽能和 253 兆瓦風能發電項目,其他項目則為電廠規模的太陽能發電項目,但這僅僅是 SunEdison 資產的一部分。
    據悉,美國另一家清潔能源公司 NRG 于 2016 年 11 月完成了 SunEdison 旗下 1.5 吉瓦風力、太陽能發電資產的收購案,所收購資產均為優質公共事業級發電專案,分布在美國多個州。參與 SunEdison 資產競購的還有中國企業保利協鑫。
    2016 年 8 月,保利協鑫與 SunEdison 公司簽署協議,前者以 1.5 億美元的全現金方式收購 SunEdison 及其附屬公 司 SunEdison Products Singapore、MEMC Pasadena 和 Solaicx 的部分技術和資產。此次收購,保利協鑫主要看中 SunEdison 公司的兩方面價值,一是專利硅烷流化床技術、工廠及設備,二是技術升級后的第五代專利 CCZ 拉晶技術專利及生產線。這次收購幫助保利協鑫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硅烷流化床技術多晶硅生產商,其多晶硅及單晶硅片的生產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僅僅一年時間,SunEdison 公司從四處收購資產淪落到四處變賣資產。這其中,變動的不止是資產, SunEdison 公司的高層也面臨著一輪洗牌。2016 年 6 月, SunEdison 首席執行官艾哈邁德˙夏蒂拉離職,離開了他工作與奮斗了七年、曾一度給予了他夢想與榮譽的舞臺。接替他的 John S. Dubel 上任伊始就向投資者表明:“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專注于 SunEdison 的核心優勢,致力于創建一個更精簡、高效的運營商,更具競爭優勢。”
    變賣掉 23 億美元資產后,SunEdison 公司的確更“精簡”了,它解除了股東的權益,成為一家私人運營公司。據最新的一份公告表明,重組后的 SunEdison 公司用“明顯更小的足跡”來形容它的業務范圍。這個公告表明,經過破產重組后,SunEdison 公司得以猶存,但仍在變賣其資產。
    在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的雙重趨動下,可再生能源必將替代化石能源,成為未來能源市場的主導力量,但不知 SunEdison 公司能否還有重生的機會,而它跌宕起伏的經歷值得每一個公司反思。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發電太陽能電池清潔能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