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環球網:港媒報道中國量產遠程激光槍是軍事炒作

    johnny 來源:環球網2018-07-04 我要評論(0 )   

      [環球網軍事7月3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石留風 環球時報記者 馬 俊]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日披露,中國研制出一種新型便攜

       [環球網軍事7月3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石留風 環球時報記者 馬 俊]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日披露,中國研制出一種新型便攜式激光步槍,可在將近一公里外毀傷目標。這一新聞迅速引起西方媒體的關注,“這意味著《星球大戰》手持激光槍作戰的科幻場景正在變成現實”,有媒體甚至聯想到近日美國炒作的“中國激光眩目攻擊”。但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表示,該報道混淆了軍用武器裝備和警用非致命裝備的定義。

      “可連發遠程激光槍”

      《南華早報》稱,中國“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網站”近日公開成都恒安警用裝備制造公司生產的ZKZM-500型激光槍,它重約3公斤,接近AK-47步槍的重量,采用充電式鋰電池組供電,具有良好的便攜性和平臺適應性,可安裝在汽車、艦艇和飛機上。

      報道對中美兩國便攜式激光武器進行了對比。2009年,美國試圖研制手持式激光槍,但最終成品發射的激光能量不足,“連一件襯衫也燒不穿”。而中國ZKZM-500激光槍的性能非常出色,作用距離達到800米,每次發射時間持續2秒鐘,可連續發射激光1000次,相當于發射數百發子彈。它發射的激光可以穿透窗戶,讓敵人的皮膚“瞬間碳化”。如果被攻擊對象身著易燃布料,整個人可能都會被點燃。

      ZKZM-500發射的激光不屬于可視光波段,發射過程中不僅肉眼看不到,而且不產生任何聲音。被攻擊者很難察覺攻擊來自哪里,即使被攻擊,看上去也更像是意外。

      有意炒作軍事用途

      澳大利亞新聞網7月2日刊文稱,研究人員表示,ZKZM-500型激光槍單價為10萬元人民幣,目前已具備批量化生產裝備能力。為了防止其遭到濫用,這種激光槍的設計和生產將受到嚴格管控。

      報道猜測,第一批ZKZM-500型激光槍將列裝中國軍隊和武警,廣泛用于反恐、解救人質等領域。當發生人質劫持事件時,警察可用它透過窗戶射擊目標,灼傷綁匪致其暫時失能,方便其他人解救人質。“盡管中國把ZKZM-500激光槍歸類于非致命武器,但它也可用于隱秘特種作戰行動,利用激光波束點燃目標車輛油箱,或者遠距離引爆機場油庫。另外,如果長時間用激光照射目標,就會在被攻擊者身體燒出一個洞,甚至像手術刀一樣把人切開”。

      《南華早報》還把中國激光槍與近來美軍宣稱的激光眩目攻擊聯系起來。在印度洋和南海執行任務的美軍近日宣稱,遭到來自中國軍事基地或漁船的激光襲擊。美國政府甚至公開指責中國吉布提海軍基地發射“武器級激光”,導致美軍兩名飛行員視力受損。

      混淆了激光武器概念

      《環球時報》記者查詢“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網站”后發現,報道提及的ZKZM-500激光槍實際是一種新型國產單兵非致命激光武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性能穩定等特點。它發射的激光為準直光束,激光在不同距離上的光斑面積幾乎相同,即能量密度相同,可在最大距離500米的范圍內有效地造成灼傷效果,也可讓微光和夜視儀等光電器材失效。

     成都恒安警用裝備制造公司相關人士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ZKZM-500激光槍在攻擊時具備“無色無味無聲”的特性,主要通過讓對手皮膚產生灼燒感等劇烈疼痛而失去活動能力,但并沒有“使人體瞬間碳化”或“在人體開洞”的殺傷力。目前該激光槍的主要用戶是警方而非軍用,更突出非致命性打擊效果,主要執行反劫持、打擊犯罪、高空除障等任務。

      專家認為,激光武器是利用定向發射的激光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主要分為反導反衛戰略激光武器和戰術強激光武器、激光致盲武器、光電對抗武器。其實激光武器有著無法克服的固有弱點,在地面或低空區域使用時,大氣環境對激光武器的影響較大。目前戰術致盲、干擾激光武器已經投入使用,但戰略激光武器技術上還很不成熟。港媒所稱的中國激光槍,其實是警用非致命性激光武器,這種武器早已投入使用,和真正意義上的軍用激光槍,完全是兩個概念。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槍軍事用途激光武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