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的身影曾遍布全球,所向披靡。隨著時間的流逝、后來者的追趕,如今它已棋逢對手。越南——這個后起之秀憑借著自己勤苦耐勞、肯吃虧的精神迎頭追趕,使得“越南制造”逐漸崛起,日益逼近中國!
“越南制造”將取代“中國制造”成世界工廠,承包你的衣食住行?
過去越南的農業經濟非常強勁,尤其是水產品,經常出現在世界各國人民的餐桌上。稍一不留神,這個國家就華麗變身成為東南亞的工業生產中心。
數據顯示,2017年越南的出口總收入超450億美元。電子產品出口增長尤其迅速,而手機及其零部件更是越南制造的“招牌商品”,霸占著全球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機生產額。不僅三星、微軟在越南投下超億元的資金,蘋果公司也在2015年10月底相中越南,并把其亞洲研發中心設在越南,就連富士康也跑到越南湊熱鬧。
在服裝制造方面,越南的成績也非常亮眼,成功衛冕阿迪達斯第一大鞋業供應國,印尼和中國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但耐克的動作比阿迪更為迅速,在2009年越南就成為其最大的鞋產地,現在其近一半的鞋產自越南,遠超中國的28%。日本最大的服裝連鎖店優衣庫,其2017年四成貨物供應來自越南。
越南人“繼承”了中國的優良傳統——勤苦耐勞
為什么越南制造能超越中國制造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南人民有著與中國人民一樣勤苦耐勞的精神。和柬埔寨、緬甸等相比,越南的勞動力生產效率最能與中國比肩。積極的越南人民甚至為追求美好生活而主動要求加班,這樣優秀的員工哪有老板不喜歡呢?不斷增長的“人從眾”更是為越南制造業注入新鮮血液。截至2018年1月1日,越南各工業企業勞動力數量同比增長4.2%。
其次,低廉的成本更是讓“唯利是圖”的企業家們蠢蠢欲動。據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亞洲)估算,2010年,中國的制造業工資不過每小時2美元,而到了2016年已上漲至3.9美元。相比之下,越南的制造業工資仍然在每小時1美元左右,其廉價勞動力的優勢更為凸顯。
不過,越南現在的制造業看似紅紅火火實則暗藏洶涌。有分析師預測,隨著機器人功能的多元化,未來制造業將減少人力資源的使用。加上越南僅有9%的勞動力接受過大學教育,制造業要擺脫簡單的加工生產怕是困難重重。
相反,中國其實已經在謀劃著更大的棋局,試圖轉向更高價值的制造業,將目光瞄準集成電路、通信技術、航空航天裝備等高科技領域。德勤中國最新發布的《2018中國智能制造報告》顯示,中國制造業目前已在智能制造方面進步顯著,開始進入高速成長期。“中國智造”走向世界的那一天或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