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比紅細胞還小的新型微激光 ,這可能導致醫學成像技術的革新。同年,世界上最強大的激光器也就是中國超快激光設備SULF發射了一次脈沖,相當于5.3千瓦!然而,SULF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世界上最大的激光是加州的國家點火設施NIF,大約有三個足球場那么大。可以通過幾磅TNT向豌豆大小的目標輸送同量的能量 !最終,研究人員希望利用NIF的能量觸發核聚變反應,將氫原子的原子核擠在一起產生氦,并像恒星一樣產生能量。
說到星星, 我們可以給真正的激光發明家一枚金獎,不管是哪位科學家。 其中有三位科學家分享了1964年諾貝爾激光獎,但研究生戈登古爾德在獲獎者之前已經設計出來了。古爾德在1977年起訴并最終獲得了專利權。隨后排在他們四個后面的第五位科學家制造了第一個工作激光,在1960年。從那時起,激光學領域已經獲得了很多諾貝爾獎,包括2017年。該獎項頒給了激光干涉儀LIGO的團隊領導,他們是第一個測量長期預測的時空漣漪的人。
激光在另一種測量方法:光探測和測距中起著重要作用。激光雷達系統 發出激光脈沖,計算脈沖反彈所需的時間 ,并確定物體離目標有多遠,就像蝙蝠使用頸全息定位來尋找食物一樣。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激光雷達發現地下甚至海底隱藏的建筑或物體。近期科學領域的人們對無人駕駛汽車很感興趣,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激光雷達將是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一部分。工程師們正在試驗它監控車輛周圍的環境,判斷什么時候剎車。
考古學家還使用基于飛機的激光雷達繪制一種詳細掃描出周圍地形的地圖,2016年,一架飛機使用激光雷達的研究人員描述了柬埔寨熱帶雨林中巨大的古城。根據調查,這個龐大的城市網絡在12世紀達到了頂峰,可能是當時地球上最大的帝國。與此同時,天文學家使用激光測量地球大氣層中的實時湍流。有了這些信息,他們可以調整望遠鏡,以解釋大氣模糊和制造更清晰的圖像, 技術稱為自適應光學。但是激光也存在著缺點,如果一架飛機飛進其中一束激光束,那么機組人員可能會迷失方向。使用自適應光學的設施雇用了檢波器,他們唯一的工作就是監視夜空,因為飛機離得太近了,隨時準備打開緊急關閉開關。
自適應光學所提供的精確性導致了其他恒星系統中的相鄰行星的圖像,甚至還有兩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在數億光年之外發生碰撞。1983年提出的以激光為基礎的戰略防御計劃,綽號為“星球大戰”, 很快陷入了一個比喻性的謊言,但里面的激光武器并不都是虛構的,他們真的制作出了激光武器,當時國防部正在開發能夠擊落無人機甚至小型飛機和船只的系統。就像星球大戰這部電影的特點是巨大的摧毀行星的激光,但是當科學家們向我們的月球發射激光時,它是為了和平目的。太陽鏡陣列發射的光束使來自阿波羅任務的宇航員們在月球上的景致發亮。瞄準這些月球反射鏡測量到我們衛星的精確距離衛星,并顯示月球正在慢慢地離開我們。但是這是事實嗎?科學家們也有待考察。看完是不是很驚訝呢?激光學領域居然這么廣泛。大家有什么自己獨特的見解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