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能源環境新聞
風電光伏三季報業績不“風光” 十余家公司股價已腰斬
星之球科技 來源:界面網2018-11-12
我要評論(0 )
作為新能源領域的兩大行業,風電和光伏依舊是未來最被看好的清潔能源之一三季報公布的業績數據顯示,A股風電和光伏板塊在Q3整體
作為新能源領域的兩大行業,風電和光伏依舊是未來最被看好的清潔能源之一
三季報公布的業績數據顯示,A股風電和光伏板塊在Q3整體的經營狀況并不“風光”。這其中,國內風電行業在2017年觸底后逐步恢復,整個行業雖然結束了步履維艱的局面,但在復蘇之中風電上下游企業業績出現分化;光伏行業則受到“531光伏新政”的沖擊,下游需求受挫,并傳導至中上游制造端,致使企業普遍業績不佳。
不過,隨著新增并網裝機量恢復增長、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增加、棄風率持續下降,國內風電行業正走出低谷;光伏行業雖然受到政策的沖擊,但是管理層對于政策的糾偏使得行業迎來轉機,再度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整體而言,作為新能源領域的兩大行業,風電和光伏依舊是未來最被看好的清潔能源之一,這一點將奠定兩大行業長遠且有利的發展方向。
一、風電、光伏行業運行情況
1、風電
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為1261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30%;全國風電發電量26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平均利用小時數1565小時,同比增加178小時;全國棄風電量22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4億千瓦時;棄風率為7.7%,2017年末減少4.3個百分點。
海上風電前三季度增長快速。前三季度,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102萬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蘇、福建兩省。
2、光伏
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3454萬千瓦,較去年同期下降20%。其中,光伏電站新增裝機量1740萬千瓦,同比減少37%;分布式光伏新增1714萬千瓦,同比增長112%。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857小時,同比增加57小時;棄光電量4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1.3億千瓦時;棄光率為2.9%,同比降低了2.7個百分點。
另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今年1至9月,多晶硅產量17.84萬噸,同比增長約5%;硅片產量63.3GW,同比增長約2%;電池片產量約53.6GW,同比增長約5%;組件產量約54.9GW,同比增長約4%。
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風電、光伏行業消納情況改善。平均利用小時數增加,棄風棄光電量、棄風棄光率下降。雖然兩個行業新增裝機量同比上升,但風電行業恢復則意味著行業在2016年、2017年裝機量下滑后,迎來復蘇;光伏行業新增裝機量增速顯著下滑,尤其是地面電站裝機量甚至下降,則意味著需求受挫。
此外,光伏行業前三季度所遭遇的困境還可從各產業鏈光伏產品產量中看出。前三季度,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的產量盡管都維持著增長,但增速降至個位數。其中,今年上半年,上述光伏產品產量仍保持兩位數的增速,但前三季度的增速最終降至個位數,顯然受到Q3產量嚴重萎縮所致。
二、行業政策
今年以來,有關風電、光伏行業的重大政策密集出臺,對行業需求產生了重要影響。
國家能源局在今年3月7日正式印發了《關于印發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意見》),指出要穩步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兑庖姟贩謩e對今年風電、光伏項目發展公布指標——
風電項目年內計劃安排新開工建設規模約2500萬千瓦,新增裝機規模約2000萬千瓦扎實推進部分地區風電項目前期工作,項目規模約2000萬千瓦。積極穩妥推動海上風電建設,探索推進上海深遠海域海上風電示范工程建設,加快推動分散式風電發展。
光伏項目將繼續穩妥推進,規范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下達村級光伏扶貧電站規模約1500萬千瓦。
此外,另一份共同影響風電、光伏行業的文件為國家能源局在3月23日正式印發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指出在配額實施方面,各省級電網公司制定經營區域完成配額的實施方案,指導市場主體優先開展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在市場機制無法保障可再生能源電力充分利用時,按照各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配額實施方案進行強制攤銷。
今年9月13日,上述《辦法》第二次征求意見稿出臺,再次明確了省級電力公司、地方電網企業、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獨立售電公司、參與電力直接交易的電力用戶、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等六類配額制主體,明確相應主體的責任劃分和懲罰機制。
除上述政策之外,風電、光伏行業在今年還出臺了相應地行業性政策。
1、風電政策
①《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
國家能源局4月16日正式印發,指出各地方要簡化分散式風電項目核準流程,建立簡便高效規范的核準管理工作機制,鼓勵試行項目核準承諾制;分散式風電項目申請核準時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自發自用部分電量不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上網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收購,其中電網企業承擔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部分,當地風電標桿上網電價與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差額部分由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
②《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
國家能源局5月24日正式印發,指出推行競爭方式配置風電項目;尚未印發2018年風電年度建設方案的?。ㄗ灾螀^、直轄市)新增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未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
2、光伏政策
①《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531光伏新政”)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5月31日聯合發布,指出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暫不安排;分布式光伏開始進行規模管理,2018年安排10GW;自6月1日起,新投運光伏電站、“全額上網”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降低至0.50/0.60/0.70元/度,“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光伏全電量補貼降低至0.32元/度,村級扶貧電站(0.5MW以下)標桿電價不變。
②《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10月9日聯合發布,指出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建設,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標桿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已經納入2017年及以前建設規模范圍(含不限規模的省級區域)、且在今年6月30日(含)前并網投運的普通光伏電站項目,執行2017年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屬競爭配置的項目,執行競爭配置時確定的上網電價。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風電行業的政策方向積極,有利于維持行業持續復蘇的狀態。但光伏行業政策則遭遇重大調整,尤其是5月31日發布的政策,給光伏企業踩下了“剎車”。盡管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后續推出了補充性的政策,對531政策進行補充、過渡,但整個第三季度,國內光伏行業受到的沖擊十分顯著。
三、業績分析
三季報業績數據公布后,風電和光伏企業在Q3的經營狀況整體并不“風光”:風電行業盡管處于復蘇狀態,但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業績分化明顯,部分風電企業凈利潤下滑顯著;光伏行業幾乎集體遭遇重創,絕大部分企業業績下滑。
為了更加詳細地說明兩個行業業績狀況,本文按照上中下游產業鏈,選取分析樣本。需說明的是,若部分企業業務多元化,涉足風電、光伏產業,但鑒于營收占比不高,故不在分析目標范圍之內;若部分企業涉足產業鏈上中下游業務,視核心業務為準。
1、上市公司產業鏈劃分
①風電
A股風電產業鏈
②光伏
A股光伏產業鏈
2、行業經營狀況
①風電
A股風電企業前三季度業績 數據來源: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2018年前三季度,納入分析范圍的19家A股風電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為527.74億元,同比增長5.8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29億元,同比下滑3.61%。上述風電企業Q3實現營業總收入為200.11億元,同比增長3.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64億元,同比下滑1.41%。
上述業績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風電板塊整體營收向好,但凈利潤下滑。這表明,盡管行業景氣度有所恢復,但是由于競爭加劇,風電企業盈利能力分化,整體利潤受到影響。
②光伏
A股光伏企業前三季度業績 數據來源: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2018年前三季度,納入分析范圍的32家A股光伏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619.01億元,同比增長3.0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56億元,同比增長7.63%。上述光伏企業Q3實現營業總收入為555.57億元,同比下滑2.2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69億元,同比下滑21.52%。
上述業績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板塊營收盈利增速放緩,但仍然實現增長。不過,第三季度行業勢頭逆轉,營收、盈利均下滑。這表明,531光伏新政在第三季度的負面影響被釋放,行業受到顯著沖擊。
3、產業鏈經營狀況
考慮到今年以來風電、光伏行業遭遇了不同的政策導向(風電行業政策趨向積極、光伏行業出現了以“531光伏新政”為代表的重大政策調整),故在進行產業鏈各端企業的業績分析時,光伏企業需做第三季度業績分析。
①風電
【1】上游零部件企業
10家上游零部件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6.34億元,同比增長6.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的凈利潤為16.17億元,同比下滑7.44%。
風電零部件板塊呈現出營收小幅增長、凈利潤小幅下降的局面。具體到企業層面,零部件商業績分化明顯,中材科技(002080.SZ)等5家零部件商增收增利,泰勝風能(300129.SZ)等3家企業營收、凈利潤雙降。在風電實現平價上網的進程中,度電成本不斷下降,這要求整個產業鏈進行技術革新,因此,零部件商的業績短期之內容易受到沖擊。此外,運營商投資的積極性,也影響到零部件端的需求。
【2】中游整機企業
4家整機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8.09億元,同比下滑4.5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08億元,同比下滑27.06%。
整機板塊企業整體表現不佳。即便龍頭企業金風科技(002202.SZ)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但其增速均下降至個位數。影響整機企業集體業績表現低迷的原因包括,上游零部件商供應不足影響交付、上游材料成本走高等。
【3】下游運營商企業
5家下游運營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3.30億元,同比增長36.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04億元,同比增長73.22%。
下游風電運營板塊表現十分出色,營收和凈利潤均強勢增長。這其中,嘉澤新能(601619.SH)、節能風電(601016.SH)等企業前三季度營收增幅超三成,且銀星能源(000862.SZ)前三季度凈利潤扭虧,嘉澤新能凈利潤則大增九成。風電運營企業業績增長強勁離不開風電運行轉好的影響,前三季度新增并網裝機量恢復增長,風力發電量增長、棄風率下降。
②光伏
【1】上游多晶硅、硅片企業
4家上游多晶硅、硅片企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35.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3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7.1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97%。4家企業Q3實現營業收入260.07億元,同比增長0.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64億元,同比下降26.93%。
上游板塊整體呈現盈利走弱的局面。在“531光伏新政“的影響下,Q3多晶硅料龍頭企業通威股份(600438.SH)、特變電工(600089.SH)遭遇硅料價格下跌、需求不振的境況,擠壓了利潤空間,但是由于兩家企業在多晶硅料生產上具備領先優勢,因此整體仍可實現凈利潤的正向增長,可增速顯著下滑。
硅片環節,隆基股份(601012.SH)、中環股份(002129.SZ)增收不增利。一方面,由于兩家企業在硅片領域(尤其是單晶硅片)占據可觀的市場份額,在規模效應之下,通過降價實現出貨量的攀升,從而確保營收增長。但是,隨著價格走低,利潤擠壓,毛利率下滑,尤其致使Q3的凈利潤數據便下滑嚴重。
【2】中游電池、組件企業
15家中游電池、組件企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50.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9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0.61%。15家企業Q3實現營業收入335.61億元,同比增長2.3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54億元,同比下降21.63%。
中游電池組件企業Q3正在經歷激烈的市場競爭。首先,電池片、組件價格持續下降是不可逆的趨勢,價格降低則考驗著個電池組件廠商的成本管控能力,從而影響著利潤。此外,“531光伏新政”在Q3釋放負面影響,電池片、組件市場需求下滑,企業產量收縮,從而出現利潤大幅下降的局面。
【3】下游EPC、電站企業
11家下游EPC、電站企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7.8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0.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61%。11家企業Q3實現營業收入306.86億元,同比下滑3.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10億元,同比下滑6.78%。
下游企業在Q3的業績數據足以說明其所遭遇的困境,電站規模建設被控制后,下游EPC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以陽光電源(300274.SZ)、協鑫集成(002506.SZ)為代表,營收和凈利潤遭遇雙降;但部分企業因為已經持有一定規模的并網電站,因此受到政策影響較小,如正泰電器(601877.SH)、林洋能源(601222.SH)均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
四、風電、光伏指數表現
1、申萬風電指數(857332.SI)表現
申萬風電指數年初至今市場表現 圖片來源:Wind
截至11月9日,申萬風電指數報收4462.93點,年初至今下跌48.09%,接近腰斬,跑輸大盤。
A股風電企業年初至今股價表現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研究部
個股表現方面,僅有福能股份(600483.SH)股價年初至今實現上漲,漲幅為10.45%。剩余18家企業股價悉數下跌,且年初至今的跌幅均超過20%。這其中,泰勝風電(300129.SZ)、華儀電氣(600290.SH)等6只個股跌幅超過50%。
縱觀個股表現不難發現,下游風電運營商股價跌幅相對較小。
2、申萬光伏指數(857333.SI)表現
申萬光伏指數年初至今市場表現 圖片來源:Wind
截至11月9日,申萬光伏指數報收5139.19點,年初至今下跌40.61%,同樣跑輸大盤。
A股光伏企業年初至今股價表現 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研究部
個股表現方面,芯能科技(603105.SH)、協鑫集成、捷佳偉創(300724.SZ)、福斯特(603806.SH)等四家企業股價年初至今實現上漲,漲幅分別為108.33%、19.20%、11.87%、0.67%。需指出的是,芯能科技、捷佳偉創為今年新發上市的新股。除此之外,協鑫集成整體表現較為突出,得益于其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以及在半導體方面的突破。
珈偉新能(300317.SZ)、岱勒新材(300700.SZ)、陽光電源跌幅居前,股價年初至今下跌超過60%。
五、觀點
風電、光伏行業前三季度的業績只能代表著過去。但“溫故而知新”,且隨著風電行業復蘇持續、光伏行業在遭遇政策調整后又出現轉機,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風電企業業績會持續改善、光伏企業的業績在Q3觸底后有望迎來反彈。
1、風電
風電行業前三季度的企業業績數據表明,下游風電運營商板塊表現優異,其次是零部件板塊、整機板塊。在國內風電行業發電量持續增長、消納不斷改善的背景下,具備風電場運營的企業將是“香餑餑”。此外,也可積極關注整體競爭力較強的龍頭級別的零部件商、整機商。
2、光伏
①Q3總結與反思
“531光伏新政”的沖擊下,產業鏈各端光伏企業所表現出來的抵抗政策風險的能力不一。本文認為基本面較高且防御性板塊依次是多晶硅料—電站運營—電池片—硅片,理由分別是:多晶硅料龍頭企業掌握著顯著的成本優勢,且多晶硅料國產替代進口趨勢不變;電站運營企業在已有電站基礎上不受新政規模、補貼限制,且政策未來產生的補貼改善將有利于電站企業;電池片雖然競爭激烈,但在平價上網的趨勢下,高效電池的需求不斷提升,具備高效電池產能的企業將掌握先發優勢;硅片環節的大亂戰依舊激烈,降價快速,競爭慘烈,只可關注龍頭企業。
②最新轉機
10月以來,幾次重要的會議給國內光伏行業帶來轉機——
·10月8日,發改委召集主要光伏企業就光伏電價進行政策座談會,并形成了關于“531光伏新政”的過渡性政策;
·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了通威集團、隆基股份等光伏企業代表意見,指出有些政策制定缺乏前期調研等問題;
·11月2日,國家能源局緊急召開光伏行業會議,將此前的新增補貼指標的時間點由2020年延后至2022年,并提及要提高是善舞光伏裝機目標;
·11月3日,國稅總局啟動光伏行業調研。
這些會議將修復光伏行業預期,包括裝機目標的提升、政策風向的轉變,有望重新激活行業景氣度。故Q3將是國內光伏企業業績的底部,預計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國內光伏企業的經營困境有望得到緩解。
不過,即便風向好轉,最大受益者則是上游一線制造商,如多晶硅料、電池片、硅片等環節的龍頭企業。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