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全國骨科專家長沙“論劍”3D打印應用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8-12-10 我要評論(0 )   

    3D打印技術真的能讓骨骼成為可以打印的“配件”嗎?層出不窮的“打印界”新銳是否能顛覆醫療的未來?12月8日至9日,由國際矯形與

    3D打印技術真的能讓骨骼成為可以打印的“配件”嗎?層出不窮的“打印界”新銳是否能顛覆醫療的未來?

    12月8日至9日,由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協會(SICOT)中國部數字骨科學會主辦,長沙市第三醫院承辦的SICOT中國部數字骨科學會湖南省分會成立大會暨國家繼續教育項目“數字化技術及3D打印技術在骨科臨床應用學習班”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骨科專家齊聚一堂,帶來最前沿的數字化技術以及3D打印技術在骨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和臨床理念。

    在骨骼縫隙、密集的神經血管上,在手術刀無法觸及、肉眼難以分辨的細微處,治療該如何進行?今年6月,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學科主任雷青帶領團隊在湖南率先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幫助一名男子摘除3斤多重的巨大骶尾部脊索瘤,并重建骨盆環。

    脊索瘤長在脊柱兩端,而這名患者的脊索瘤已完全侵蝕了他的骶骨。骶骨位于脊柱末端,周圍神經和大血管豐富,手術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臀部及以下感覺和運動功能損傷或大出血。

    “為確保手術精準,我們在術前還原了患者的整個腰骶段和骨盆環形態,訂制了3D打印鈦合金骶骨,在3D打印模型上預演了手術過程。” 該院骨科二十二病室主任陳立表示,按設計方案,專家們將該患者的脊索瘤和被侵蝕的骶骨成功切除,并將3D打印的鈦合金骶骨植入其體內,重建骨盆環。

    更早之前,雷青團隊還采用國內首例3D打印人工椎體及椎板復合體為一名頸椎腫瘤患者成功實施手術。而今,該患者下肢神經功能已基本恢復,并能行走自如。

    “這就是3D打印技術的‘魔力’。”雷青說,在骨科領域,3D打印技術可幫助醫師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診斷、術前規劃設計、為手術模擬操作、優化手術流程、預測評估手術效果等,也能解決一些臨床疑難疾病問題。在醫學領域,該技術今后會被更廣泛地應用到臨床,未來將更多地走入百姓日常生活。

    會議期間,SICOT中國部數字骨科學會主任委員、著名骨科專家裴國獻,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骨科中心主任桑宏勛等國內數字骨科領域專家圍繞《3D生物打印與再生外科未來》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現在我們很多醫療行為都是‘眼看、手摸’等一些經驗性行為。”裴國獻表示,3D打印等數字化技術將來最大的價值,可能將引領從診斷、治療到康復、研究等整個醫療行為走向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甚至標準化。

    3D打印技術是否能打印出真的骨頭?桑宏勛表示,3D打印技術輔助精準外科治療,可以打印醫學3D模型、實體的沒有活性的導板以及可以植入體內的金屬植入物,“目前在臨床打印大段生物活性的人工骨也取得了成功”。他認為,作為未來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3D打印植入手術目前沒有得到大范圍推廣,在于它是一個交叉學科,涉及材料學、生物設計等多學科共同跟進問題,同時國家層面尚缺少相關的審批制度和可依據的技術標準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醫療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