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官方發布的消息,該定制汽車是在2019年1月3日至4日夜間發生的異常激烈的流星雨之前制造的,當時地球短暫地經過小行星2003 EH的軌道。來自小行星的碎片將進入我們星球的大氣層并燃燒起來。在極少數情況下,太空中的小巖石穿透地球的保護盾,并以隕石的形式落到地球上。

正如寶馬所提到的,這些隕石中的一些現在已經被整合到BMW Individual M850i夜空的艙內。
隕石鑲嵌在整個中控臺的裝飾板,啟動/停止按鈕,選擇桿和iDrive系統的觸控器上,營造出獨特的視覺和觸覺效果。由隕石材料制成的鑲嵌物也被整合到門檻飾面中,并帶有照明模型徽章。
為了獲得更大的視覺沖擊力,隕石表面按照Widmanstatten圖案完成,該圖案最早是由奧地利科學家Alois vonBeckh Widmanstatten在19世紀初觀察到的。

內飾方面,皮革飾邊采用三色設計,中央控制臺采用LED照明星形星座。Widmanstatten結構在座椅中心部分的縫合圖案中重復出現。
在外觀上,Widmanstatten圖案也可以在車外后視鏡蓋上找到,前側分離器用于汽車前部的側進氣口,中央網板和前側板上的空氣呼吸器的環繞。這些外部零件均專為BMW Individual M850i夜空開發,并采用3D打印工藝單獨制造。
憑借其在鋁制部件3D打印應用方面的專業知識,寶馬開發并制造了仿生設計制動器。在制造制動鉗時,可以將其質量減少到滿足技術要求所需的最小值,這意味著只使用制動器工作所需的材料。由此產生的形狀,其結構模仿骨骼——在組件剛度和重量之間達到最佳平衡——只能使用增材制造方法而不是傳統的鑄造技術生產。而且,可以將制動液通道結合到制動鉗的結構中。

BMW Individual M850i Night Sky的外部噴漆采用特殊的噴漆處理,結合了兩種色調,實現了高沖擊效果。寶馬開始使用黑色非金屬漆作為車身的基色,然后在圣馬力諾藍色金屬漆上涂上第二層,從車身底部邊緣到車輪拱頂部逐漸形成一個漸變效果。最后,應用三層具有不同顏料粒徑的透明涂層,使漆面具有顯著的深度感。
M850i夜空由同樣強大的530匹馬力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提供動力。它包括一個xDrive全輪驅動系統和八速Steptronic變速箱。標準的M850i xDrive目前售價為111,900美元(約77萬人民幣)。
其實,據了解,寶馬集團已經使用3D打印超過25年,并在過去十年中使用該技術生產了一百萬個零件。僅在2018年,預計它將3D打印超過200,000個組件,比去年增加42%。寶馬集團增材制造中心主任Jens Ertel博士說:“目前,車輛批量生產中增材制造所使用的部件的使用量正在大幅增加。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先進的這些制造方法的開發和應用,部分原因是通過與該領域的領先制造商的長期合作。與此同時,我們正在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探索和評估創新生產系統。”
寶馬集團的第一百萬個3D打印組件最近以BMW i8 Roadster的3D打印窗口導軌的形式出現。開發僅用了五天時間,并迅速融入批量生產。導軌位于Roadster的門上,可使窗戶平穩運行。它采用惠普的 Multi Jet Fusion技術制造,該技術目前首次用于汽車的批量生產。該技術能夠在24小時內生產多達100個窗戶導軌。此外,BMW還使用EOS選擇性激光燒結和各種其他金屬和聚合物技術。
車窗導軌不是BMW i8 Roadster中唯一的3D打印組件——實際上它甚至不是第一個。第一個是軟頂附件的夾具,由鋁合金3D打印。它比傳統的注塑成型塑料部件更輕,更硬。今年,該組件獲得了模塊類別的Altair Enlighten獎。
該公司未來有很大的3D打印計劃。最近它開始為BMW MINI 提供多種定制選項,其中許多都是3D打印的。去年,寶馬集團開始在勞斯萊斯黎明的光纖導軌上使用3D打印技術。勞斯萊斯目前在其產品線中擁有10個3D打印組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