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光伏、風電面臨產能過剩和政策調整雙重挑戰!

    星之球科技 來源:國際能源網能源資訊頻道2019-01-14 我要評論(0 )   

    2019年1月13日,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行2019年度“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對外發布《新貿

      2019年1月13日,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行2019年度“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對外發布《新貿易形勢下中國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2019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我國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現狀與展望》、《高耗能行業污染的健康效應評估與展望》、《我國社會公眾對霧霾關注的熱點與展望》、《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水平分析及展望》、《2019年光伏及風電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七份研究報告。該系列報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學講席教授魏一鳴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上一年度國際和國內能源經濟與氣候政策形勢的變化,選擇特定主題開展針對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來,北京理工大學已連續9年發布報告,贏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微信圖片_20190113165152

    《新貿易形勢下中國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表明:總體而言,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宏觀經濟影響不大,但我國應抓住重點受影響的能源相關行業,采取多種措施應對其不利影響,抓住新貿易形勢對我國能源進出口格局改變帶來的新契機。

    《2019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報告認為:2019年國際原油市場持續動蕩,價格難以有效提振,將呈現低位震蕩的態勢。預計Brent、WTI原油均價將會達到57-72美元/桶和51-66美元/桶。

    《我國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現狀與展望》報告表明:在我國農村地區,柴草和煤炭等傳統固體能源仍被廣泛應用于炊事和取暖。推進農村能源轉型,清潔能源供應設施建設、運營維護和服務體系建設應當并重,提升居民的清潔能源認知和消費能力應當并重。

    《高耗能行業污染的健康效應評估與展望》報告認為:我國空氣污染的健康影響將日益凸顯,高耗能行業污染的健康效應不容忽視,需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的健康協同效應,采用靈活手段激勵其綠色轉型。

    《我國社會公眾對霧霾關注的熱點與展望》報告指出:社會公眾對霧霾的關注日趨理性,健康防護與科學治理是未來關注的熱點;政府對霧霾治理逐步從行政性指令向市場化手段轉變,霧霾治理趨于科學化和人性化;普通民眾對霧霾的關注從簡單防護向深度健康擴展,未來健康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新契機。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水平分析及展望》報告認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85.27萬輛,超過規劃目標;緊縮的補貼政策對市場銷量影響非常有限;緩解交通擁堵的燃油車限購政策,是新能源汽車銷售的有效推動力;“車電分離”銷售模式,將成為未來主流營銷方式。

    《2019年光伏及風電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報告認為:2019年光伏與風電兩個行業仍面臨“產能過剩”與“政策調整”的挑戰,但我國企業正努力通過科技創新的方式,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業績穩定向好。單晶硅片領域的隆基股份、PERC單晶電池片領域的通威股份以及風電領域的金風科技等子行業龍頭已完成了由“制造”向“創造”的轉變。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原所長戴彥德研究員、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丁志敏副司長、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趙懷勇副巡視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史丹研究員、美國能源基金會中國工業節能項目主任何平研究員、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氣開發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常毓文研究員分別對報告及相關能源問題做了評論。魏一鳴教授介紹了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的形成背景,并分享了他對我國能源密集型部門綠色轉型的成果。人民網等20多家媒體代表及1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發布會。

    從重點行業著手,多手段應對新貿易形勢下能源經濟波動
    《新貿易形勢下中國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執筆人郝宇副教授對中美貿易摩擦下中國能源消費總量以及國內生產總值(GDP)進行預測。結果顯示,在基準情景、維持關稅情景、達成和解情景下中國2025年的能源消費總量將分別達到53.52億噸、51.97億噸、55.11億噸,能源消費結構將持續優化;GDP將分別達到141.83億元、137.58億元、146.09億元(按2017年不變價計算)。從行業能源消費來看,新貿易形勢對鋼鐵行業以及汽車制造業等能源密集型產業能源消費沖擊較為明顯。雖然新貿易形勢對我國宏觀經濟總體的影響并不十分顯著,但是從行業產值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對石油與石化行業、核能與可再生發電業、水泥行業和有色金屬行業等能源與能源密集型行業仍會有較為明顯的影響。

    2019-2025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也是應對新國際貿易形勢的重要時期。我國必須重視新貿易形勢對宏觀經濟特別是對各能源行業與能源密集型產業的影響,采取擴大內部消費、尋找進口、出口替代國等多種措施減少其不利影響。從而減少經濟波動,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心同德建設美麗中國。

    光伏與風電行業競爭力不斷提升
    《2019年光伏及風電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報告執筆人呂鑫副教授認為2018年531光伏新政對企業運營沖擊較大,行業發展出現劇烈波動,后續政策相對放寬,企業經營壓力相對減輕;2018年風電消納政策取得顯著成效,產能過剩得到持續改善,行業發展穩定向好。

    報告發現光伏企業技術進步推動成本下降明顯。報告執筆人呂鑫副教授認為光伏產業上游和中游企業在單晶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等領域不斷創新,成本下降明顯,利潤穩步提升。2019年單晶硅片龍頭企業隆基股份通過研發不斷降低成本,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PERC單晶電池片環節的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將達6%的研發產出率,通過低成本優勢構筑盈利空間。眾多光伏龍頭企業已逐步完成了由制造向創造的轉變,科技型企業特點明顯。

    報告執筆人呂鑫副教授認為2019年風電上游企業受原材料價格下降的影響,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利潤穩中有升。風電中游企業受風電上游和下游的利潤擠壓,需要不斷提升研發能力,推動平臺化、大型化風電機組發展,提升盈利水平。由于2018年棄風限電問題得到明顯改善,風力發電需求旺盛,2018年未釋放裝機容量將與2019年裝機容量產生疊加釋放效應,風電下游企業2019年有望實現利潤崛起。

    2019國際石油延續供大于求態勢,價格難大幅回升
    《2019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報告執筆人趙魯濤副教授認為,2019年國際原油市場將延續供大于求態勢,油價上行壓力較大,將保持低位震蕩。報告指出:(1)從基本面因素來看,2019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逆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拉低全球經濟發展預期,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速有所下降;“維也納聯盟”減產協議生效,但仍舊難以平衡美國原油產量的增長;國際原油市場供給格局改變效應顯現,多方博弈削弱了單個主體對市場的控制能力;世界原油供大于求的局面得不到有效改善,將抑制油價回升。(2)從非基本面因素來看,美國持續“加息縮表”,推動美元指數走強,對油價上漲形成壓力;石油期貨市場投資者持續看空,市場預期難以樂觀;國際關系紛繁復雜,形勢多變,地緣政治沖突風險加大,石油市場波動性加劇。(3)基于以上分析,趙魯濤副教授認為: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2019年國際原油市場持續動蕩,價格難以有效提振,將呈現低位震蕩的態勢。預計Brent、WTI原油均價將會達到57-72美元/桶和51-66美元/桶。

    加快農村用能轉型、外部供應與內在激勵齊發力
    《我國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現狀與展望》報告執筆人廖華教授認為,我國農村地區傳統能源與現代能源并存、清潔能源普及率高與使用量低并存、能源設施建設投入多與營運維護投入少并存、室內空氣污染嚴重與防范認識不到位并存。加快農村能源居民生活能源轉型是推進能源革命、建設生態文明、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除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以外,今后還要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維護、明確中長期清潔取暖補貼辦法以引導預期、室內空氣污染防治教育等方面做出努力。

    高耗能行業的健康負效應不容忽視
    《高耗能行業污染的健康效應評估與展望》報告執筆人劉文玲副教授對中國高耗能行業污染物排放的健康影響及經濟損失進行了評估和預測。結果顯示,我國嚴重的空氣污染帶來巨大的公眾健康影響和經濟損失,而高耗能行業是環境健康危害的主要源頭。僅就SO2和 PM2.5兩種污染物的健康效應評估顯示,高耗能行業的污染健康效應十分顯著,致年過早死亡人數接近百萬;導致的健康經濟損失巨大,達到GDP的1.6%,其中電力與熱力供應、黑色金屬冶煉與加工兩個行業貢獻70%以上。盡管如此,我們還需看到高耗能行業在節能減排的同時,也體現出一定的健康協同效應。以電力行業為例的情景預測顯示,通過需求側管理和低碳技術的應用,電力行業的低碳轉型將顯著降低行業的總排放水平并大大降低其健康負影響和健康經濟損失。

    報告指出,隨著污染導致的健康效應和健康成本因其慢性、長期和累積效應不斷顯現,中國的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將日益凸顯。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和日益凸顯的健康影響,非常有必要:(1)充分重視空氣污染治理,探索長期長效防控機制;(2)加速建立全國范圍的霧霾健康影響監測網絡;(3)關注能源密集部門污染的健康經濟損失,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的健康協同效應,靈活手段激勵其綠色轉型。

    健康防護與科學治理是未來關注的熱點
    《我國社會公眾對霧霾關注的熱點與展望》報告執筆人之一張斌助理教授對我國霧霾關注度時空分布特征和主題熱點進行了分析與展望。結果顯示,社會公眾霧霾關注與霧霾天氣狀況總體呈現一致性特征,關注熱度呈現周期性漲落,且受特殊霧霾事件的影響巨大;此外,社會公眾霧霾關注熱度與熱點的區域差異化明顯,且受經濟發展水平等區域稟賦特征的影響顯著;政府、媒體和普通民眾的霧霾關注點有所差異,但對防護健康的關注都顯著增加。

    未來總體趨勢來看,社會公眾對霧霾的關注日趨理性,關注熱點逐步從霧霾治理向防護健康轉變;政府對霧霾治理的關注逐步從行政性指令向市場化手段轉變,霧霾治理趨于科學化和人性化;普通民眾對霧霾的關注從簡單防護向深度健康擴展,未來健康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新契機。

    “車電分離”銷售模式將成為電動汽車未來主流營銷模式
    各國相繼確定燃油車禁售時間,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是大勢所趨?!段覈履茉雌囆袠I發展水平分析及展望》報告執筆人唐葆君教授從市場、基礎設施、政策和商業模式等回顧了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水平,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產銷量保持高速增長;五大主流車企市場占有率大幅增加;市場推廣能力在世界居首位;雙積分政策將政府推動轉變為市場驅動;分時租賃模式中新能源汽車投入占比高達90%-95%;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快速增長,能達到預期規劃,但私人充電樁距規劃目標仍有較大缺口。

    報告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85.27萬輛,超過規劃目標;緊縮的補貼政策對市場銷量影響非常有限;緩解交通擁堵的燃油車限購政策,仍是目前新能源汽車銷售的主要推動力;“車電分離”銷售模式,將有效解決充電難、電池售后等問題,成為電動汽車未來主流營銷方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發電太陽能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