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月13日下午進行的《主題峰會5:能源轉型與車網融合》上,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資源部部長Simon Muller發表了主題演講。
以下是演講實錄:
首先我要感謝本次中國EV100人論壇的主辦方給我這個機會在這里發言。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這次我看到了很多新的技術能夠真正落地。我自己是電力系統背景,我會從電力系統的背景看一下電動汽車。
在國際能源署,我的團隊主要關注的是如何能夠實現更多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能源轉型,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一項大的研究項目組成部分,也就是電力系統轉型的趨勢,在中國的具體發展情況。包括幾個方面:第一電力系統轉型的國際趨勢。我會介紹一些新的概念,所謂的轉型是什么;第二部分會介紹一下電力系統轉型的先進領域;第三部分是電力車在電力系統轉型中的角色,以及電動汽車如何加速能源轉型。
第一電力系統轉型的國際趨勢。現在世界范圍內,電力系統的變化速度越來越快,主要有三項變化:
一是風能和太陽能,它們的競爭力變得越來越強。實際上光伏很有可能會成為新電力生產當中成本最低的一種。
二是我們看到數字化在電力系統當中快速發展,很多年間我們看到電力系統在逐漸實現數字化,但是現在整個電網也有機會真正實現數字化了。
三是我們提到的分布式能源,包括新的需求側技術類型。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動汽車其實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剛才我提到了一些驅動因素,來推動電力系統的轉型。接下來我想說一說我們如何能夠找到這種轉型?首先我們需要對系統轉型所需變革創造條件,并且對它們進行管理。我們需要制定正確的政策,市場和監管環境需要得到調解,同時我們需要建立健全運行的規劃和方案,從而能夠加速投資。所以我們的確認為,技術創新和效率提升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等角度來說存在很多機會是我們大有可為的。我的同事昨天在跟大家介紹的時候展示了這幅圖。
我們看到幾個不同的時間段,如果我們看一下2011年和2016年,我們看到這一段時間當中很大程度上新的電力需求主要是由這些灰色的部分,就是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氣和煤組成的。如果看一下過去5年就會發現,這些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平衡變得越來越明顯。如果看一下未來的趨勢,在未來主要的電力生產都會來自于清潔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光伏。
我們還可以看一下同樣的數據,以不同的視角來看,在這里能夠看到的是可變能源,指的就是風能和光伏。現在可以看到,目前絕大多數的風能和光伏發電對電力系統的貢獻仍然非常有限。但是在將來我們會看到有越來越多全球范圍內由風和光伏產生的能源,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在未來將會占據10%到20%的能源組成,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對這種可變能源進行一個妥善的管理。在國際能源署,我們也從系統集成的角度來進行分類,我們嘗試去找到一些可以幫助我們管理好電力系統轉型的幾個階段:
一是非常簡單的,它們從整體電力系統的角度來說不會造成太大的改變。通常情況下,你只要改善一下現有電力系統運營,就可以帶來非常顯著的改變。
二是我們也需要不斷的說服各國市場當中的這些玩家和政策制定者們去做出對現有運行電力系統的改善和優化,將來供需平衡會產生比前一階段更大的波動,這種靈活性是不可以忽視的。
三是你還需要意識到,需要找到可靠的技術來支撐我們的能源轉型,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有太多的復雜度,所以我不會花太多的時間贅述。
四是出現結構性富余的時候,當有大風或者有陰天等等這些情況,包括陽光非常充足的時間,我們如何能夠應對這些結構性的富余?從這一點來說,其他行業的電氣化就愈發重要。季節性短缺是作為補充,從這個角度來說,季節性儲能與合成染料等等方面有一些話題。比如我們的電動汽車,在充電的情況下你可以去對它進行調整,針對峰值和低谷來進行充電量和充電速度的調整。更高頻率的充電行為,可能會帶來電網當中的額外挑戰。
五是我們將會看到大規模的采納我們的電動汽車,將會使得現有的電力得到更好的利用,更充分的利用。
這一頁昨天我們已經做了介紹,在這里能夠看到,目前絕大多數都處在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第四這幾個階段,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在第一、第二階段,在國際能源署我們期待能夠看到這種情況出現改變,這是2030年預測的數據,屆時將會有這么多公司進入到第五階段,甚至第六階段,中國整個國家將會進入第三階段。今天我看到中國的一些省份其實已經進入到了第三階段,那就意味著,對有些省,比如像西北地區,他們需要趕緊趕上其他地區,尤其是將來要進入到第五或者第六階段。
第二電力系統轉型的先行領域。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傳輸能源的時候存在的一些要素。這里有三個主要的管理轉型方面,左邊能夠看到的是從整個系統方面著眼,如何能夠進行可再生資源的部署。右邊我們能夠看到系統和市場的運行,在這里我們需要確保在各個不同地區能源的貿易能夠順利開展。紅色的部分當中主要涉及到了靈活性的資源、規劃和投資,其中又涉及到了電網、發電、儲能、需求側調節。所以在這里,它不僅是從需求側,也是從儲能的角度提出了要求。可能有一些話題在這里沒有時間一一贅述了,我們先跳過去。當然,政策和市場一定要跟得上。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些非常重要的領域,我們在IEA作為優先的考量,都可以應用在中國。
一是如果我們可以了解一下電力系統和交易系統運行情況的話,長期和短期的電力交易相結合,可以幫助我們優化系統整體的運行效率。它就像是一個現貨市場一樣,這是關鍵詞,目前中國已經開始這樣去做了。
二是我覺得對于我們來說,要管理好電力系統轉型至關重要,那就是要鼓勵適度投資。之前我們看到的投資環境往往取得了較高的成功,究竟這個投資從長期角度來說應該如何控制?
三是我們需要確保加強更大范圍的電力交易,我們需要最大程度把現有電網當中的產能充分利用。
四是要確保既有發電資產能夠適應全新的市場環境。
第三部分是電力車在電力系統轉型中的角色。
如果我們再談一談可再生資源和低碳能源部署的話,我們可以看到這里有一個話題叫做系統友好型的電力部署,并不僅僅是風能和光伏資源,同時還要能夠保障基本的發電供應,使整個財務成本降到最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讓系統變得更加靈活,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需求,在這里有全電動的汽車。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部分的結果可以展示給大家,那就是中國電力改革系統的研究,我們有一些結果。在這里我們有不同的模型,目標年份是2035年,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下面是不同的模型或者場景。其中有一個場景就是我們成功的執行了電改的9號文,并且在中國各個區域,各個地理位置都實現了電改9號文當中部署的內容。這樣的話,我們也就能夠實現“美麗中國”。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里風電、光電在電動車領域得到了非常大份額的占比,我們看到的并不是最終的結果。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線條一直在不斷的波動。波動上浮的地方展示的是風電和光伏系統的接入,電動車智能充電更多的依賴于風電和光伏,全國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線條也向我們展示,在某一些具體的日期或者星期,風電和光伏的使用比平常要大很多。占主導地位的肯定是夜間的電動車充電,從系統整體來說,整個系統最大的好處是什么?我覺得它應該是智能充電。紅色的部分,也就是右上角這幅圖告訴我們,在日間的時候,有很多的清潔電力其實是可用的,所以我們要更多的在白天進行充電,我們要出臺更多的激勵政策,讓大家能夠在白天時段來給自己的電動車充電。在右手邊我們也可以看到,一方面需求是要更加靈活的得到滿足,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減少峰值的需求,并且增加峰谷的需求。我們也做了一個經濟的分析,我們發現如果能夠對峰值和峰谷進行調控的話,能夠節約的電力會非常多,從經濟角度來說,成本得到大大的節約。
最后我來總結一下,世界范圍內的電力系統轉型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低成本的風、光、電,數字化、新興分布式能源和電動車的發展。需要轉型帶來的變革進行主動管理,實現最佳的效果,我們需要技術、市場、政策和監管各方面積極配合。電動車是電力系統轉型的重要驅動力,智能充電是關鍵。最后我想說,電力系統轉型在加速,這將為中國帶來創新的驅動力,進而帶來全球化的效益,謝謝!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