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12345
    電子加工新聞

    “缺芯少魂”夢魘籠罩,制造業崛起須靠科技和機制創新

    星之球科技 來源:梁振鵬2019-01-21 我要評論(0 )   

    中國電子制造業想要繼續像低成本時代“開了掛”一樣高速發展,就必須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水平,盡快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同

    中國電子制造業想要繼續像低成本時代“開了掛”一樣高速發展,就必須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水平,盡快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在機制、體制創新層面大力突破。


    在自主創新道路上,華為、康佳集團等杰出的電子制造企業已經率先取得突破性進展。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康佳集團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的項目為《數字電視廣播系統與核心芯片的國產化》,該獎項是康佳集團歷史上獲得的國家科技最高獎項,此舉意味著康佳集團率先在中國電視廣播產業的上游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實現中國自主數字電視核心芯片產業化、解決核心技術上被國外“卡脖子”問題做出重要貢獻。




    “缺芯少魂”夢魘困擾中國電子制造業,行業表面繁榮背后有隱憂


    中國電子制造業正在面臨著諸多挑戰:勞動力成本提升較快,勞動生產率不高,綜合成本較高,附加值較低;制造業產品質量較低,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并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技術實力有較大差距;基礎工業相對薄弱,核心關鍵技術對外依賴度較大;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開始外移,產業和技術空心化值得警惕。


    在以上問題中,中國電子制造業發展的最致命弱點就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尤其是在半導體芯片領域。2017年中國進口芯片高達2600億美元,遠遠超過石油,已經成為中國進口最多的商品,這也說明了中國科技行業對進口芯片是多么的依賴。


    在剛結束的2018年,中國通訊制造業最大的夢魘無疑是“美國制裁中興公司事件”,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對中國本土通訊巨頭中興公司實施為期七年、直至2025年的技術禁售令,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直接以及間接出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由于中興公司的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存儲、大部分光器件均來自美國企業,所以,該制裁決定讓中興公司發生巨大的經營危機。


    雖然后來經過多方面的協商,中興公司在向美國支付巨額保證金和罰款之后,該技術禁售令被撤銷。但是,這一事件帶給中國電子制造業的慘重教訓就是:一家企業,無論市場份額有多大,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則,就會處處受制于人。


    “缺芯少魂”無疑成為中國通訊企業乃至整個電子制造業的夢魘。中國電子制造業想要在“成本、人口紅利優勢逐漸弱化”的全球競爭新環境中繼續一路狂奔,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在上游核心芯片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而華為、康佳集團等少數堅韌不拔的本土企業正在積極做出努力。



    電子制造業擁有“中國芯”才能掌握自己命運,華為、康佳率先突破

    當前,中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制造業面臨“雙重擠壓”。一方面,美歐提出再工業化,加大貿易保護力度;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利用低成本優勢,積極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


    所以,在當前的競爭環境中,如果中國科技企業不在芯片、智能制造等高端化領域獲得實質性突破,就會處于極其不利的被動局面。而發展半導體芯片產業是中國科技企業真正崛起的必經之路?!爸袊灾餍酒本拖褚粋€做了數十年的美夢,一直很難實現,目前終于被華為、康佳集團等科技產業巨頭所突破。



    在智能手機領域,美國高通、韓國三星、臺灣聯發科等少數企業一度壟斷上游芯片產業,中國大陸地區曾經沒有一家通訊廠商能夠自主研發智能手機芯片;而華為經過多年的努力,近年來終于自主成功研發麒麟芯片,已經在自身多款智能手機上陸續應用麒麟芯片,在其2018年度旗艦機型Mate20系列中搭載了麒麟980芯片,其性能并不輸于蘋果、三星等國外企業的產品。


    在電視廣播產業,作為以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康佳集團率先打造出“中國芯”。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同獲得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一道,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證書??导鸭瘓F本次深入參與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數字電視廣播系統與核心芯片的國產化》的全過程研發,其中包括地面數字電視相關標準的制定、核心芯片規格定義和系統級驗證,通過與上海交大等合作單位的緊密合作研發,實現了我國電視廣播系統創新和核心芯片研制技術的整體突破,解決了2億多家庭看上電視、看好電視的問題,推動了我國電視廣播產業高質量發展。


    能獲此殊榮的原因從康佳集團在科技創新上的投入就不難看出。據悉,2018上半年,康佳集團在的研發費用比前一年同期增長41.61%。伴隨全新戰略的指引,康佳通過對研發技術加大投入,同時強化對新技術和新產業的前瞻重點布局,始終堅持把消費電子等原有業務做大做強,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在彩電業務方面,康佳去年正式成立深圳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去年年初相繼推出全球首款支持單線傳輸的8K電視解碼芯片和8K電視等一眾新品,讓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在高端技術領域加快發展步伐。



    中國電子制造業轉型升級須靠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雙輪驅動”

    在經過多年改革開放帶來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經濟近年來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并就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進行了新的部署,譬如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倡導創新文化等等。中國電子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要堅持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雙輪驅動”,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



    如今,新發展理念正在引領新一輪改革開放,以創新驅動發展的中國電子制造業逐漸提升在全球產業鏈與價值鏈中的地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人心。在新發展理念號召下,康佳集團正在加大自主創新力度,轉型成一家真正以科技驅動的企業。


    2019年1月8到11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康佳集團展出了包括OLED電視、AI人臉識別電視、大尺寸8K電視等在內的眾多先進產品??导鸭瘓F在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能三大領域深耕細作,已經取得了“8K自主芯片”的重大突破,并應用到康佳旗下多款產品線中。在CES上,康佳還展出了搭建的智慧家庭新模式,康佳智能電視作為家庭互聯網的入口,在智能家居整體布局中處于核心位置??导盐锫摼W云平臺Kilink基于“云云互聯互通”的標準開發,具備跨廠商、跨平臺的操作和信息交互的能力,目前已實現與中國移動AND-link、亞馬遜AVS/AWS等第三方云平臺的互聯互通,從產品向智慧家庭生態場景延伸。



    除了科技創新之外,一家企業要實現良好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優秀的管理機制。國有企業參與市場化行業的競爭,在體制、機制上有其天然上的局限性。加快推進機制改革,讓康佳集團邁入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從兩年前開始,康佳集團嘗試機制突破,大股東華僑城集團給予很大支持,康佳在2017年3月完成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團隊的市場化招聘工作,正式聘請了新一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以“70后”高管周彬為首的康佳新一屆高管團隊競聘上任,隨即也正式走上了康佳深度機制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快車道”。


    在轉型升級戰略的引領下,康佳集團在各項原有的業務中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有新興業務都是采用混改的模式進行構建和布局,在全面響應其大股東華僑城集團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工作的同時,康佳集團不僅實現了機制、體制的優化完善和資源的重新配置,也在合作伙伴之間聚合起共同發展的強大力量,混合所有制正在成為康佳集團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澎湃動力,打破了國企改革的僵局。


    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好比車之雙輪,“雙輪驅動”才能行穩致遠。只有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不斷破除科技領域的制度瓶頸和藩籬,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萍紕撔掠罒o止境,科技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也永遠在路上??导鸭瘓F這兩年始終堅持的“科技+產業+城鎮化”的全新模式是發展模式上的一次變革創新,也是發展成效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推動康佳集團轉型升級新戰略的全面落地,加快向千億級平臺型公司轉型。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是提升創新能力,提高質量和效率,完善體制機制,加快優化環境。黨和國家正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更多運用市場化手段促進企業創新。在華為、康佳集團等領頭羊的帶動下,中國電子制造業依靠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困擾許久的“缺芯少魂”夢魘勢必煙消云散,下一個勃勃生機的黃金發展時代再度來臨。

    轉載請注明出處。

    芯片電子制造業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1
    1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