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科技改變醫療的5大方式:AI、納米、VR、3D打印和機器人

    星之球科技 來源:樂居買房2019-03-04 我要評論(0 )   

    新技術應用正在打破醫療行業的限制壁壘,無論是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信息共享方式、幫助進行高風險手術。而這些新技術包括人工智能、、納米醫學、虛擬現實、3D打印和機器人...

    新技術應用正在打破醫療行業的限制壁壘,無論是患者和醫生之間的信息共享方式、幫助進行高風險手術。而這些新技術包括人工智能、納米醫學、虛擬現實、3D打印和機器人輔助手術。

    而且,隨著現代人口增長,醫療資源相對緊張。以美國為例,到2030年,預計將會有1.71億美國人將患有某種形式的慢性疾病,而美國的醫生短缺數量將會多達104900名。而新技術的出現無疑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醫療資源的緊張。

    技術近在咫尺

    美國在線醫療保健網站發布一張信息圖,突出顯示了技術突破醫療保健領域障礙的情況。以下是技術影響該行業的五種方式,包括人工智能、納米醫學、VR、3D打印和機器人輔助手術等: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將對許多行業產生巨大影響,而醫療保健也不例外。而大部分醫療保健機構的高管已經在運營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去年數據顯示這些機構計劃增加預算。

    附注:AI在醫療領域的運用包括:臨床決策支持、人口健康、疾病管理、重新入院、醫療費用/健康計劃、患者安全和質量、供應鏈管理和癌癥護理。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診斷中風、眼病、心臟病、皮膚癌和其他疾病。

    而在一項對醫療機構高管的調查中發現,在2017年,46%高管會在診斷支持方面運用AI技術,而2018年這個數據達到59%;在2017年,33%高管在人口健康方面運用AI技術,而到2018年增長到46%;在2017年,29%高管在疫病管理方面運用AI技術,而到2018年計劃增加到42%。

    虛擬醫療保健

    虛擬醫療保健也叫做遠程醫療或虛擬醫療,可以讓患者和醫生、護士或其他醫療專家使用視頻會議或移動應用等技術遠程觸摸。

    許多患者也習慣使用可穿戴技術來監測他們健康狀況的變化,也會跟醫生分享這些數據。53%使用健康監測器或可穿戴健身追蹤器的人表示他們愿意跟醫生分享。

    患者選擇虛擬護理的主要原因是方便(33%)、操作簡單(25%),還可以跟遠程醫生順利接觸(25%)。另一方面,許多人也擔心這種方式的護理質量。

    而患者的角度來看,23%的受訪患者表示跟醫生或護士進行過虛擬醫療,而57%沒有進行過的患者表示愿意嘗試。

    如果所有患者都選擇虛擬醫療保健,而不是跟醫生面對面接觸,那么每年可以為美國醫療系統節省70億美元,而節省的時間將“釋放”37000名醫生,去完成其他任務;而每個美國醫生每次看病可以節省5分鐘的時間。

    除了這些優勢之外,VR提供的多感官、身臨其境的體驗可以讓醫生和患者雙雙受益:

    醫護人員培訓

    VR可用于在現實和低風險的模擬環境中訓練外科醫生。

    在一項研究中,93%通過3D VR技術觀察動脈圖像的放射科醫生在診斷脾動脈瘤時更有信心。MedStar Health在華盛頓巴爾地摩地區經營著10家醫院,正在使用沉浸式VR耳機在模擬急診室場景中,培訓醫護人員。

    VR用于物理治療和心理健康

    VR為急性疼痛和焦慮癥提供治療潛力,幫助患者康復。沉浸在虛擬世界中被證明,可以降低疼痛和焦慮水平并具有放松效果;而VR模擬器可以重建令人恐懼或創傷的環境和情況,以幫助患者面對負面情緒并面對恐懼。

    因此,VR被認為是教學和治療的一種經濟有效的工具,VR醫療保健服務市場預計在未來5年增長30倍以上,將從2017年的890萬美元增長到2022年預計的2.85億美元。

    納米醫學

    納米醫學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這項技術以1至100納米的極微小“納米級”單位控制單個原子和分子。換句話說,單張報紙的厚度約為100000納米。

    納米醫學主要用于有效診斷、治療和預防各種疾病。與傳統藥物相比,它在精確靶向和遞送系統方面表現很好,可以對抗癌癥等復雜疾病。到2025年,全球納米醫藥市場的價值可能超過3500億美元。

    自1995年以來,50款“納米藥”已獲得FDA批準。

    3D打印

    自首次亮相以來,3D打印已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道路,特別是在醫療保健行業中的應用。該技術可以更快的打造物體原型,比如個性化假肢,而成本卻相當于其他材料的一小部分。

    3D打印的可定制屬性,正在徹底改變器官移植和組織修復,甚至能夠為燒傷患者生成逼真的皮膚。而3D打印的藥丸可以為患者定制,一次涵蓋針對不同疾病的藥物。

    而從2010年至2016年,美國擁有3D打印設備的醫院數目增加了3200%,從2010年的3家增加到2016年的99家。

    機器人輔助手術

    最后且很重要的一項技術是機器人手術,各大醫院都爭相研究,這項技術允許醫生執行精細和復雜的手術過程。

    通常,外科醫生使用相機和機械臂控制設備,為他們提供手術部位的高清視圖。根據梅奧診所,這種方法一般會帶來以下優勢:

    增強準確度、靈活性和控制力;

    減少感染等并發癥;

    由于可以實現微創,因此患者留疤不太明顯。

    而患者對于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態度,36%在知道優勢前就表示愿意接受;56%受訪者在知道優勢后表示愿意接受。

    雖然新技術應用到醫療領域仍然存在挑戰,但帶來的價值很明顯,而且我們現在嘗試的方面還只是一小部分,醫療行業還有更多新技術可以改進的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

    AI3D打印納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