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全球光伏或將迎黃金期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2019-05-20 我要評論(0 )   

    根據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新增光伏裝機5.2吉瓦(519.7萬千瓦)。受到有關2019年光伏建設安排的政策“比往年來

    根據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新增光伏裝機5.2吉瓦(519.7萬千瓦)。受到有關2019年光伏建設安排的政策“比往年來得晚一些”的影響,這一數字比2018年同期的9.65吉瓦下降不少。多機構預測全球光伏市場未來30年年均增長將達100吉瓦-147吉瓦
    全球光伏或將迎黃金期
    盡管如此,對比一季度新增裝機4.78吉瓦的風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光伏仍然是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先鋒。且在國內新增規模暫時下滑的背景下,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光伏組件產量卻同比增長47.5%,達到11.8吉瓦。綜合多方信息,一季度,我國一線光伏組件廠商大多數處于滿產狀態,部分龍頭企業2019年上半年訂單已經排滿。而在此基礎上,4月30日,國家能源局又下發姍姍來遲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按下2019年國內光伏建設的“啟動鍵”。一季度國內新增裝機減少,企業卻訂單飽滿的反差,主要由海外市場拉動觸發。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光伏電池片出口額達到1.7億美元,出口量達到1.3吉瓦,同比增長2.1%;光伏組件出口額達24億美元,出口10吉瓦,同比增長21.9%,電池片和組件的出口增幅均超過80%。而另一統計口徑(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至3月份,國內組件的總出口量達到15吉瓦,同比增長70%。其中,3月份的出口延續了從2018年四季度開始,到今年1月份至2月份的火熱,單月出口量甚至超過6吉瓦。業界的分析認為,一季度光伏產品出口的火熱,與一季度是印度、日本、英國等國的財政年度截止日(由此引發的光伏建設搶裝拉動了我國光伏出口的快速增長)有關。由平價上網點燃的新一輪需求,可能更為持久、快速以及龐大。以至于彭博新能源即便在“去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達到空前的105吉瓦”的基數上,仍然堅定地做出了2019年至2020年,全球年度新增光伏裝機同比增長平均速度會達到20%的預判。同時,業內人士也認為2019年全球光伏的增速仍然有25%,除中國市場的海外市場需求強勁帶來了主要的增長,增速約43%。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國際能源署(IEA)則預測,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1721吉瓦,到2050年將進一步增加至4670吉瓦。依此按截至2017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402.5吉瓦計算,2018年到2030年的年度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為101.42吉瓦,而從2030年到2050年的年度平均新增裝機容量將進一步提升至147.45吉瓦。據記載,2008年全球光伏市場已由2007年的2.5吉瓦快速增長至6.7吉瓦。但在2012年,隨著多晶鑄開切,多晶制絨技術的普及,特別是包括單晶硅錠、選擇性發射極技術、節能減阻涂料技術等多種光伏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推動,全球光伏市場規模則從2008年的6.7吉瓦快速躍升至30吉瓦。2018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已經達到105吉瓦,業界認為,這主要依賴金剛線切割等技術的應用普及以及PERC電池的大規模量產,推動了2017年至2018年產品性能的快速提升和成本的快速下降。今年初,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公開講話中舉例,“某光伏企業組件生產成本已由2012年的74美分/瓦一路下降至2018年的21美分/瓦,其中,相對2017年的30美分/瓦,2018年降幅達到30%。”值得一提的是,推動光伏成本大幅下降的PERC電池技術,實際早在六七年前,便在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醞釀,2011年前后,這一實驗室建立的PERC電池產業化中試線,其PERC組件也第一次創造了輸出功率的世界紀錄。目前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其特定的豐富的技術路線,技術可以疊加。隨著冷氫化、西門子法的應用,多晶硅目標成本降低至7美金/公斤;金剛線切割、長晶技術等又可以使硅片目標成本降低至60美分/片;PERC、多主珊技術可以大幅提高電池片轉換效率。例如目前黑硅+PRRC技術得到普遍推廣并實現量產,量產電池片轉換效率已提升至20.3%,多晶五珊線PERC電池轉換效率也高于普通電池,達到19.8%,隨著效率的提升,電池單位成本將降低至1元/瓦。雙玻組件、疊加技術則分別為組件功率提升1-3個百分點,組件單位成本降至2元/瓦。屆時系統投資成本降低至3.5元/瓦-4元/瓦,即實現平價上網。“也正是主要因為不斷有新技術的萌芽、推陳出新,各界才會普遍看好光伏平價上網,甚至依此判斷光伏發電有望成為發電成本最低的能源生產方式。”業內人士認為,“在平價上網、技術進步共同推動下,即將到來的光伏應用黃金期,中國光伏注定是贏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發電太陽能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