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高度關注成長股投資機會 看好新能源與光伏行業發展

    星之球科技 來源:證券時報2019-06-10 我要評論(0 )   

    近期,浦銀安盛正在發行一只環保領域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蔣建偉和褚艷輝向記者表示,他們看好未來新能源汽車與光伏領域內的投資機

    近期,浦銀安盛正在發行一只環保領域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蔣建偉和褚艷輝向記者表示,他們看好未來新能源汽車與光伏領域內的投資機會。

    看好新能源汽車

    和光伏發展前景

    蔣建偉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整個資本市場趨于回暖,不論外資、還是國內投資者,都在對核心資產價值進行重估,但是今年與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成長股也開始進行重估,擁有良好前景的公司都會有投資者關注,有些公司可能在短期內難以做出業績來,產業的研究挖掘就變得極為重要。這些公司以往在市場上很有可能是被低估的,但是這些公司也亟需價值重估。

    “市場上一些企業,有時在短時間里難以產生利潤,股價長期維持低位,但是最終我們看到有些企業在經過長期的埋頭苦干以及資本市場的長期支持后,最終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成果。而孵化、支持這些企業的發展正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功能。”蔣建偉說。

    褚艷輝表示,從政策層面來看,此前政策對戰略新興產業目錄進行了調整,但環保和新能源都是戰略新興產業,而科創板提出重點支持的六大行業,也把環保和新能源列入,體現了政策層面對這兩大行業的重視態度。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光伏產業和新能源汽車在過去十多年發展中,均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優勢。在光伏行業中,如今已經誕生出部分全球行業龍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不僅已有部分具備全球品牌知名度的整車企業,而且在新能源汽車的多個環節上都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

    蔣建偉分析,新能源和光伏產業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后,技術上都已經相對成熟,未來的技術發展前景較為明確。在這一技術背景下,龍頭效應逐步明顯,行業龍頭就更易獲得持續增長的市場份額。“現在對這兩個行業的投資和以前已經明顯不同了。在技術發展方向還不確定的時期,對此類行業的投資更類似PE投資,如果買對了就是百倍空間,如果買錯了就一文不值。但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褚艷輝繼續進一步分析,從估值角度來看,過去數年A股市場走出一輪價值股投資行情,非“漂亮50”的公司估值持續走低,而環保相關板塊的估值也隨之出現了大幅下降。由于環保受到宏觀政策影響較為明顯,因此在貨幣緊縮、整體去杠桿的背景下,環保行業發展自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未來隨著財政貨幣政策的放松、PPP的規范與入庫的落實,他預計環保行業的估值具備合理恢復空間。“現在中證環保低碳指數的估值較歷史估值中樞還低二三成。”他說。

    看好成長股投資機會

    褚艷輝表示,回顧過去幾年的成長股與價值股的行情就會發現,從2013年至2015年的成長股牛市結束后,市場開始偏愛價值股,在這期間,一些具有成長股特征的公司該如何估值成為了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對那些有業績支撐的公司而言,估值會相對簡單,但是如何對那些短期內沒有業績而長期來看依然有價值的公司進行估值,這就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了。

    他分析,一些美股上市公司,例如過去數年連續虧損的全球互聯網電商龍頭,雖然業績虧損但其現金流充沛,研發投入量巨大,而美股的投資者則給出了一個很合理的估值方法,而這正是他們現在要學習的。


    當前科創板即將到來,這對國內科技股估值提出了新的要求,褚艷輝表示,他們對科創板的相關主要行業已開始儲備一些估值方法,針對各個行業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估值,直到公司的盈利穩定后再使用PE法估值。

    在蔣建偉看來,自2015年以來,市場一直處于價值股牛市中,成長股的估值持續走低。這主要是因為此前在金融去杠桿的指導思想下,整體市場的風險偏好都比較低。

    “但是市場的整體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資本市場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對資本市場的管理上也更重規則、尊重市場規律,今年以來,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出現了明顯的提升,而現在成長股估值又在歷史低點上。”蔣建偉表示,基于這些因素,他看好未來成長股的投資機會。

    “我們可能正站在一輪牛市的起點上。”蔣建偉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發電太陽能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