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激光武器上艦, 海戰開啟“定向能時代”?

    Nick 來源:中國國防報2019-06-18 我要評論(0 )   

    美國《星條旗報》網站近日披露,駐扎在珍珠港的“普雷貝爾”號導彈驅逐艦即將成為美海軍第一艘裝備高能激光武器的現役戰艦。該報道稱,隸屬太平洋艦隊的阿里伯克級驅逐...

    艦載激光武器作戰示意圖


    美國《星條旗報》網站近日披露,駐扎在珍珠港的“普雷貝爾”號導彈驅逐艦即將成為美海軍第一艘裝備高能激光武器的現役戰艦。該報道稱,隸屬太平洋艦隊的阿里伯克級驅逐艦“普雷貝爾”號將于2021年配備“太陽神”激光武器。外界評論認為,該事件是未來海戰進入“定向能時代”的先兆。


    具備三大作戰能力

    激光武器利用光束輸出巨大能量,與目標材料相互作用,產生不同殺傷破壞效應,是一種定向能武器。由于激光武器具有快速、靈活、精確和抗電磁干擾等特性,在光電對抗、防空作戰中能夠發揮獨特作用。多年來,為保持裝備發展“代差”優勢,美軍一直加緊激光武器研制工作,早在1977年美海軍就曾推出中波紅外高能激光武器,并進行一系列打靶試驗。


    “太陽神”激光武器全稱“高能激光與綜合光學殺傷監視系統”,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最初作戰目標是用激光干擾或灼傷敵方裝備的監視傳感系統。后來,美軍對該武器作戰性能進行擴展,大大提高其作戰能力。據介紹,即將裝備“普雷貝爾”號導彈驅逐艦的“太陽神”激光武器至少具備三大作戰能力。一是“硬殺傷”能力。通過發射60千瓦高能激光束,對來襲的敵方導彈和無人機予以摧毀或癱瘓。二是“軟殺傷”能力。通過發射低功率低激光,干擾或致盲敵方作戰平臺傳感器等。此外,“太陽神”激光武器還可利用自身光學系統,作為光學雷達擔任探測、監視和跟蹤任務,配合艦上“宙斯盾”作戰系統,強化其態勢感知能力和防空反導能力。


    首艘部署亞太地區

    另據報道稱,“普雷貝爾”號導彈驅逐艦裝備激光武器后,將率先部署亞太地區,外界認為,這一決定顯然是意有所指。近年來,美軍一直在亞太地區謀求所謂“航行自由”,遭到該地區一些國家的反對。美軍認為,目前各類反艦導彈對美軍水面艦艇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這些反艦導彈射程遠、威力大、速度快,讓“一彈沉一艦”“小艇沉大艦”變為現實。另外,隨著無人機、無人艇等技術快速發展,“蜂群”作戰已不遠,這些都讓美軍艦艇上配備的防空導彈、密集陣近防系統等失去傳統作戰優勢。在這一背景下,激光武器上艦無疑將增強艦艇的打擊能力。在反導和反無人機作戰中,“太陽神”激光武器“指哪打哪”,適合應對高機動作戰目標。同時,它采用全艦電力系統供電,沒有帶彈量限制,單次發射成本不足1美元,可以有效應對敵方導彈和“蜂群”攻擊。


    目前,美軍尚未公布“太陽神”激光武器的相關測試數據。考慮到早在2014年美海軍“海上激光武器系統”在測試中成功擊毀一架“掃描鷹”無人靶機、一艘小型靶船和一枚RPG火箭彈的成績,作為繼任者,“太陽神”激光武器的實戰能力將不低于前者。


    作戰能力有局限

    盡管美軍對艦載激光武器抱有較高期待,但從技術角度看,艦載激光武器的作戰能力仍被懷疑,主要是激光武器本身的局限性所致。一方面,目前的激光武器由于功率不足,只能在視距范圍內交戰。另一方面,激光光束的能量在傳輸中會被大氣吸收和散射,因此距離越遠激光的打擊效果越低,在雨、雪、霧、霾、大風等惡劣天候下,激光武器更是難以正常工作,因此無法全天候作戰。(蒼藍)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武器定向能武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