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造船業廣泛采用鋼-鋁復合材料結構,以減少燃料消耗和碳排放。船體上層結構主要由鋼和鋁合金制成,這種材料組合降低了船體總重量和重心,從而使船舶穩定。近日,德國漢諾威激光中心(LZH)、弗勞恩霍夫結構耐久性與系統可靠性研究所(LBF)等機構共同開發出一種鋼-鋁激光焊接工藝,可快速靈活地制備不同厚度混合接頭,從而替代昂貴且復雜的爆炸噴涂(explosive plating)工藝。
金屬焊接過程中產生的金屬間化合物(金屬間相)一旦過大將導致焊接部位脆化并加速斷裂。為了將鋼—鋁合金之間的金屬間化合物控制到最小,需保證激光束焊接過程可控。研究人員通過發射光譜與短相干干涉測量實現工藝控制,并通過激光束功率調節來主動控制焊接深度,從而保證焊縫質量,即使存在板材厚度跳躍也不受影響。在靜態載荷下進行拉伸剪切試驗,激光焊接接頭的強度與爆炸噴涂工藝相當,激光焊接鋁合金的屈服強度提高了52%。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