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術前右側小腦血腫量13.93ml,腦干已有部分受壓。因患者出血位置特殊,在后顱窩與腦干毗鄰,周圍環繞靜脈竇,手術可操作范圍小。主治醫師黃志華術前在與影像診斷科3D打印工作室醫師陳駿多次溝通設計后,最終為患者確定了一條最佳手術路徑,打印出3D導航手術模型。在3D打印導航技術的輔助下,1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歷經16小時引流后,復查頭部CT,可見右側小腦血腫已幾乎完全引流干凈。
神經內科副主任李炎燈介紹,3D打印個體化導航模板是基于患者個體化影像數據重建的三維模型,將其應用于腦內血腫穿刺外引流術中,避開重要顱內外血管及功能區,實現個體化、精準化、微創化治療。神經內科自與影像診斷科3D打印工作室開展合作以來,運用3D打印導航技術,已大大提高了顱腦微創手術的成功率,減少了手術并發癥,患者康復快,住院周期縮短,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