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國產芯片是14億中國老百姓的共同夢想,未來實現這個夢想,中國人民做出來很多努力,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但是,目前國產芯片與發達國家還是差距很大,芯片自給率很低,2019年美國突然宣布加征關稅,這件事對國產芯片刺激很大,2019年會是國產芯片大爆發的重要年份,40%的芯片自給率有望在3年內實現。

如果時光拉回到2018年,國產芯片成為全民話題,甚至有重要媒體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展國產芯片,那個時候,國產芯片處處受制于人,芯片進口總額超過3000億美元,這個數字占據10%的我國外匯儲備。那時,中芯國際還沒有取得14nm工藝,臺積電的7nm芯片還有量產,ASML公司的高端7nm光刻機還沒有賣給中國廠商,國產內存芯片生產線還沒有到位,那個時候國產芯片頂著很大的壓力。

步入2019年,國產芯片終于迎來爆發,國產芯片制造龍頭中芯國際在梁孟松的主導下,實現了14nm工藝的重大進展,14nm芯片量產在即,而且已經布局12nm芯片了;長江存儲已經具備量產64層NAND內存芯片了,國內多座芯片生產線已經進入量產狀態,芯片自給率一下子提升到20%左右的水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這意味,國產芯片已經說縮短了跟臺積電、三星、英特爾之間的差距了。

40%的芯片自給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果達到這一步,就意味著,國產芯片已經發展中壯大起來了。國家2014年開始布局Fab建設,所以從產能的角度來講,在2020年芯片國產化率會有較大進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