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生物制造產業工作組、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外科主辦的3D打印與先進新型材料創新應用暨山東省醫工交流高峰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來自省內外的臨床醫學專家、基礎研究專家、應用轉化專家等共同探討生物3D打印創新技術與新型材料的臨床應用。
3D打印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被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之一。雖然還不能直接3D打印出人體組織或器官用于人體修復,但在神經外科領域,3D打印技術可以“智造”出植入醫療器械,幫助解決腦袋的“修復大計”。
其中,3D個性化定制產品對神經外科手術方式的影響和改變意義重大。例如腦顱創傷后的顱骨修補,現在就可選擇3D技術“量身定制”的新型植入修補材料PEEK,根據患者的頭顱CT數據進行3D重建,完全還原顱骨的生理結構曲度等,可與缺損區域嚴絲合縫,修補效果更佳。
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外科丁峰教授介紹,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外科是山東省最早成立的神經外科之一,近年來該科室也積極探索生物3D打印技術的臨床應用。
生物3D打印技術在神經外科應用的另一典型是3D打印的人工硬腦膜,可以修復腦外傷或腦腫瘤手術后的腦膜缺損。這種人工硬腦膜“打印”出來后,不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結構都和人體自身腦膜結構幾乎一致,薄如一張紙,幫助修復重建后又能降解。
清華大學生物制造中心徐弢教授是國際上最早進行細胞和器官打印技術開發的研究者之一。徐弢教授并不只是在科研上發力,他及其團隊是國內最早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臨床轉化的團隊之一。徐弢教授的另一身份是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邁普醫學研發的人工硬腦膜睿膜至今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使用20多萬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