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汽車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繁瑣的任務,尤其是對于豪華轎車而言。眾所周知,與普通商用車相比,諸如勞斯萊斯這樣的汽車經過精心和艱苦的制造。與制造主流汽車相比,這些汽車往往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并且需要更多的資源來制造零件。
現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正在以迅速的速度不斷變化,這意味著技術已經演變為與時間成比例。在生產行業中,時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汽車世界中,各個汽車制造商必須相互競爭以生產最新技術。隨著新技術的興起,車輛的批量生產變得更快,從而縮短了生產時間并降低了成本。此外,產量增加意味著更多的銷售。
在各種生產工廠中逐漸扎根的最新技術創新之一是稱為增材制造的過程,或我們通常稱為3D打印的過程。當時我們認為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打印三維物體,但現在已經成為可能。實際上,它已用于包括汽車世界在內的各種行業。
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使用該技術已有25年以上的歷史,主要用于生產原型或“一次性定制零件”,并在2012年為其新勞斯萊斯幻影制造了最終用途零件。多年來,為每臺從裝配線出廠的Phantom轎跑車所用的零件,都已生產了10,000多個3D打印組件。寶馬能夠成功地(有效地)將3D打印的危險警告燈座,中控鎖按鈕以及電子駐車制動器和插座合并到Phantom轎跑車中。通過這一突破,這家德國汽車制造商已經成功地將傳統制造的零件轉換為3D打印的零件,并將開始在今年的勞斯萊斯黎明中采用相同的技術。
2016年勞斯萊斯黎明公司將為光纖線路(電線,軟管和光纖電纜)配備3D打印安裝支架。令大多數勞斯萊斯純粹主義者失望的是,他們期望自己的生產線能夠完全按照其祖先的方式生產(換句話說,就是要產生“血,汗,眼淚”),從某種意義上說,3D打印機已經變得具有優勢。使得可以在安裝支架上貼上所有者的名字。此外,寶馬承認,黎明時有很多零件無法使用常規制造技術生產,因此3D打印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
寶馬未來的汽車中只有部分零部件將使用這種3D技術制造,因此我們不會期望這家德國汽車制造商提供成熟的3D打印汽車。這項技術使寶馬縮短了生產時間并節省了替換塑料制造的組件(如警示燈支架,中心鎖按鈕,電子駐車制動器和插座)的成本,從而使寶馬受益。與傳統方法相比,使用上述技術可以更快地制造零件,但BMW保持相同的質量標準。寶馬集團的目標是在未來的工作中將增材制造技術作為其主要生產方法,并期望在其所有車輛上擴大使用其先進的3D打印部件。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