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普及率正在上升,這可能是由于該技術能夠定制產品以滿足特定客戶對尺寸的要求。另外,越來越多的制造商投資于3D打印的研發,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大規模實施該技術。
市場研究者Future Market Insights日前發布的一份探討3D打印可穿戴設備未來的報告。該報告預測,2025年左右,3D打印的成本將會下降。由于目前3D打印速度尚不算快或成本效益不高、無法大量生產精密零件,那么對于3D打印領域來說,降低成本將被視為一條有利于行業發展的路子。
因此,就長期計劃而言,3D打印被企業視為一項投資,以獲取競爭優勢,并通過技術周期的更多可持續性選擇來提供增加產品生命周期的機會,3D打印很有可能會完全取代當前的制造模式。
到2022年,醫療保健可穿戴行業的收入估計將達到400億美元。這被認為是人口老齡化和醫療保健可穿戴設備質量不斷提高的綜合結果,這兩者都是有助于提高醫療保健可穿戴設備受歡迎程度。
醫療可穿戴設備目前已能夠收集大量信息,比如一個人一天走的步數,以及諸如皮膚下組織液的成分之類的信息。3D打印領域的研究目前集中在柔性材料和傳感器,及其柔韌性和彎曲性方面——這些特性非常適合可穿戴設備,尤其是在諸如智能手表和小型離散傳感器等產品日益普及的情況下。
目前,有關3D打印及其在醫療可穿戴設備中的使用的研究很多。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一種能夠監測體液(比如汗液)中的葡萄糖的可穿戴傳感器。通過使用3D打印來開發監測儀,研究人員相信他們能夠開發出比傳統方法更靈敏、更穩定的葡萄糖監測儀。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明能夠為數以百萬計的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監測儀。
此外,今年早些時候,多款3D打印服裝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紅地毯上亮相。這在多個新聞平臺上得到了廣泛報道,在此類事件中的報道無疑將有助于提高3D打印的知名度,不僅限于醫學領域,還在于廣大群眾的認知中。
未來3D打印將旨在提供更快的原型制作,降低成本以及定制流程。如果這些目標實現,將使醫療可穿戴設備領域的3D打印成為一種更廣泛的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