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多孔結構在生物醫療中的應用
多孔結構材料是一類包含大量孔隙的材料,主要由形成材料本身基本構架的連續固相和形成孔隙的流體相所組成。多孔材料中的孔隙是設計者和使用者所希望出現的功能相,它們為材料的性能提供優化作用。多孔材料須具備以下兩個要素:一是材料中包含大量的孔隙;二是所含孔隙被用來滿足某種或某些設計要求以達到所期待的使用性能指標。多孔材料按照材質組成的不同,主要分為多孔金屬、多孔陶瓷和泡沫塑料。一般的有機和陶瓷等多孔體總是難以同時滿足強度、塑性、高溫等使用條件的要求,多孔金屬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以上各類多孔材料的不足,從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圖2 多孔結構單元
圖3 三種多孔網格結構的拓撲優化迭代過程
隨著多孔結構材料需求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關注起參數化多孔結構設計的應用發展。部分在金屬3D打印多孔結構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都已經在多孔材料方面取得突破。廣州雷佳增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利用SLM技術制備了采用體心立方結構的CuSn/18Ni300的雙金屬均勻多孔結構,并通過壓縮試驗對其壓縮行為和能量吸收行為進行了研究。該結構兼具CuSn合金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延展性和耐腐蝕性,以及18Ni300馬氏體時效鋼的高強度特性,可應用于功能集成組件。
圖4 多孔結構材料及壓縮性能
廣州雷佳增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提出利用Rhinoceros插件Grasshopper中進行參數化多孔結構的設計,通過調整輸入參數來改變所設計多孔結構的類型、孔隙率、表面積體積比和平均孔徑,將參數化建模方法應用于醫學植入物中,設計參數化多孔植入物,達到快速建模的效果,如圖5所示。
圖5 雷佳增材參數化多孔結構建模
廣州雷佳增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發現多孔結構的力學行為根據其斷裂性質又分為脆性斷裂多孔結構和延性壓實失效多孔結構,其原因主要與材料相關,3D打印后為脆性多孔結構(45度斷裂特征)主要有Ti6Al4V多孔、鋁合金多孔,3D打印后為延性壓實失效多孔結構主要有316L多孔結構、18Ni-300多孔結構等。根據多孔結構是否具有孔隙率的變化又可以分為均勻多孔結構和梯度多孔結構,這兩種多孔結構的壓縮行為也是不同的。均勻多孔結構的壓縮過程一般為均勻壓縮,而梯度多孔結構(沿著壓縮軸向梯度)壓縮過程一般為逐層壓縮,這主要與孔隙率的變化有關。
圖6 功能梯度材料中局域性能與位置的關系以及天然生物材料中的基本功能梯度設計形式與原則
根據多孔結構的壓縮曲線的特征又可以分類為拉伸主導型多孔結構和彎曲主導型多孔結構。根據壓縮曲線特征可分為四個區域:彈性區域(I),彈塑性崩潰(II),塑性崩潰或不穩定的應力區域(III)和致密化(IV)區域。彎曲主導型的多孔結構壓縮曲線有應變硬化趨勢,而拉伸主導型多孔結構的壓縮曲線在達到第一抗壓強度峰值后回落形成應變軟化區域。
圖7 (a)彎曲主導型和(b)拉伸主導型的多孔結構的壓縮行為示意圖。
圖8 廣州雷佳增材科技有限公司多孔結構樣品
金屬3D打印制備多孔結構適用的材料范圍廣,可以制備復雜的外形, 內部宏觀孔隙可控,研制周期短、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因而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未來,雷佳增材將大力研發多孔結構材料,不斷的深化3D打印在多孔結構領域的應用發展,推動參數化多孔結構設計在生物醫學、航空航天、智能機器人等領域應用。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