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格力電器再掀“百億大讓利”活動 空調新一輪價格戰箭在弦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19-11-28 我要評論(0 )   

    11月26日晚11點半,格力電器(000651,SZ)通過官方微博、官方公眾號同步發布《格力“再掀11·11百億大讓利”公告》。格力電器稱

    11月26日晚11點半,格力電器(000651,SZ)通過官方微博、官方公眾號同步發布《格力“再掀11·11百億大讓利”公告》。格力電器稱,今年“雙11”期間,格力開展“30億大讓利”活動,總銷售額突破100億元,由于“雙11”只有一天時間,非常短暫,許多消費者想買都沒有買到,應廣大消費者訴求,格力電器現再開展“再掀11·11百億大讓利”活動,活動機型是“俊越”、“T爽”系列空調,變頻空調最低1599元/臺,定頻空調最低1399元/臺。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上次大讓利僅限“雙11”當天不同,這次讓利無截止日期。預計美的等品牌將會跟進,空調行業新一輪價格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且預計這波價格大戰對空調行業的影響將遠大于“雙11”。

    格力今年價格戰力度空前

    根據格力電器的公告,今年“雙11”期間,公司大促銷帶來了超過100億元的銷售收入,不僅打擊了低質低劣產品,更讓廣大消費者得到了價格優惠和品質享受。本次開展“再掀11·11百億大讓利”活動,使更多消費者充分享受到格力優質產品帶來的生活改變,進一步打擊低質低劣產品。活動時間是從2017年11月27日開始,銷售渠道是格力網“董明珠的店”及全國各地授權專賣店,活動機型是“雙11”同類機型,價格政策是與“雙11”同等價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格力電器上一次發動價格戰是在2014年的國慶節前夕。當時,格力電器方面宣布“百億讓利”打響空調價格戰。這一次,格力電器的降價力度和決心似乎比2014年更大、更堅定,讓利幅度空前。

    不過,行業人士多數對格力的這一輪降價并不意外。劉步塵今日(11月27日)上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多年不見的空調行業價格戰今年再度回歸,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目前空調庫存仍然持續在高位,一個“雙11”大促未能根本解決高庫存問題;二是空調市場疲態盡顯,“雙11”過后銷售一落千丈。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則表示,格力再次掀起“雙11”同等力度大降價促銷,足以說明格力前期大促銷未達到董明珠的預期目標,同時也可以洞見格力電器庫存壓力之大,年度營收增長壓力恐怕也不小。

    奧維云網(AVC)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雙11”之后的那周(11月18日至24日),空調線下市場銷售規模近1.89億元,同比下滑35.87%,線上市場銷售監測數據尚未公布。

    此前奧維云網白色家電事業部研究副總監王永濤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縱觀格力電器“雙11”的促銷機型,主要是以定頻和3級能效產品為主,格力大促的主要原因是想要優化和調整庫存結構。如果格力的庫存沒有優化到其想要的水平,不排除會再在價格上有動作。

    哪些品牌會跟進?

    事實上,誰也無法忽視格力電器掀起的價格戰。11月9日晚,格力電器宣布“讓利30億”后,美的空調打出“空調要新鮮,拒絕老庫存”的廣告語,暗示格力降價是為淘汰老產品。海爾空調方面也打出“認準生產日期,拒絕庫存機”的廣告口號,同時推出“淘汰低能效,換新暖中國”的活動。雖然格力空調后來被證實并非老產品,但從中不難嗅到空調巨頭間的火藥味。

    海信空調也迅速跟進,連發兩份公告補貼消費者和經銷商。此外,創維空調、長虹空調也聲稱要跟進“雙11”活動。其他品牌廠商則沒有太多的動作,包括志高空調及格蘭仕等品牌。

    劉步塵告訴記者,格力電器這次宣布“百億讓利”,預計美的會很快做出響應,其他品牌也將跟進,空調行業新一輪價格大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輪價格戰有可能拉低整個行業利潤率約3~5個百分點。”

    具體到品牌,劉步塵認為,格力發起價格大戰可以收到洗牌之效,格力空調的市占率預計會提升;美的的市占率也可能提升,但預計增幅小于格力。此外,對于志高空調,這一輪價格戰將是“雪上加霜”,對于奧克斯也是壞消息。

    11月27日上午,記者聯系美的空調相關人士,但截至發稿未能得到回應。

    轉載請注明出處。

    格力電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