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西寧市迎來綠色制造業的高光時刻

    星之球科技 來源:澎湃新聞2020-01-15 我要評論(0 )   

    走近園區·走進企業我國80%的鋰資源集中在青海;青海沙棘占了全國沙棘資源總量的20%;青藏地區首批顆粒多晶硅于2018年在西寧出產


    走近園區·走進企業

    我國80%的鋰資源集中在青海;

    青海沙棘占了全國沙棘資源總量的20%;

    青藏地區首批顆粒多晶硅于2018年在西寧出產;

    世界很多高檔酒店內鋪的地毯來自西寧;

    6微米鋰電銅箔就“出生”在西寧;

    西寧已成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碳纖維制造基地;

    “安兒寧顆粒”名列全國兒科呼吸系統用藥第二位。

    ……

    當金屬的光澤與智慧的光芒交相輝映,當機器轟響與頭腦風暴激蕩共鳴,西寧,迎來了制造業的高光時刻。

    從一片空白到熠熠生輝,從沒有一個產業到形成一區四園的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和低碳示范試點走在全國前列,從名不見經傳到蜚聲全球,新時代的西寧制造,在經濟欠發達、生態脆弱的高原地區正演繹著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綠色、循環和創新發展篇章。

    發展不設限,未來猶可期。從零起步,19年不懈努力,作為全省工業經濟戰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學習貫徹省委“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堅持穩中求進,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換擋加速,“高精尖”“綠色環保”已經成為西寧工業的代名詞。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讓我們道一聲:

    致敬,西寧綠色制造!

    綠色發展的突圍之路

    您看過大型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器》嗎?紀錄片中展示的6微米鋰電銅箔就“出生”在位于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的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而該公司新研發的微孔銅箔更是在業內引起轟動,也因此,綠色產業發展成為西寧最亮麗的一張名片。

    西寧地處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的門戶和生態屏障。作為生態脆弱的重點地區,西寧以1%的地理空間承載著青海近50%的人口。在這樣一個生態敏感、發展相對滯后的地區,如何實現綠色發展?

    對此,市委書記王曉指出,西寧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幸福城市成長坐標,提出了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發展舉措,設立市委綠色發展委員會,積極推進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扎實推進“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等六大建設行動,加快產業和城市轉型升級,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綠色發展公眾滿意度位居全國前列,在生態脆弱、欠發達地區走出一條整體實現綠色發展的新路。

    把生態優勢化為經濟優勢,在這份堅定信念之下,西寧大地上的綠色發展實踐全面升溫。

    單晶硅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組件光電轉換效率達到國家光伏領跑者計劃要求;

    成功研發微孔銅箔并實現量產,陰極銅項目填補青藏地區銅冶煉空白;

    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和全國重要的光伏制造中心已具雛形……

    近年來,西寧市夯實綠色發展產業支撐,加快構建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按照省上打好“四張牌”的產業布局,著力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全市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加速邁進。

    “速度與激情”在西寧上演

    給你2秒,你能干什么?

    眨一下眼睛?看一眼手機?

    在青海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里,2秒,能夠生產一塊鋰電池!

    走進這座智能化廠房,流水線作業整齊劃一。

    按照鋰電池生產主要工序,分別為極片、裝配和化成。經過這幾道工序、體驗過一場綠色征途之后,一塊高科技的鋰電池就這樣誕生了。目前生產節拍達到2秒生產一塊鋰電池。

    與青海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相距不遠,是青海泰豐先行鋰能有限公司。

    2010年1月,泰豐先行由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在南川工業園區注冊成立,公司依托北大先行和北京大學的技術和人才優勢,以及青海鹽湖資源優勢,開始了生產世界上最先進的新能源材料和動力電池的探索。

    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是鋰電產業的重要一環,與時代新能源、比亞迪等企業打造和完善了青海省新能源電池行業產業鏈,對于加快完成新能源儲能產業布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鋰是密度最小的金屬,也是已知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應用于原子反應堆、制輕合金及電池等多方面。鋰離子電池作為高能儲存介質,在現代社會得到高速發展,鋰元素也因此滲透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個人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手機、藍牙耳機等數碼產品中應用的鋰離子電池,就含有豐富的鋰元素。

    “鋰電池內,正極材料占60%,而這正是泰豐先行的主要產品。磷酸鐵鋰主要應用于對體積不敏感的大型動力電源,如電力大巴車;三元素材料主要應用于中小型電力電源,如小轎車的動力電池等;鈷酸鋰主要應用于小型電池。”

    速度與激情的“大片”,每天都在西寧各大園區的廠房和車間上演。

    全國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出臺

    “如今在西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西寧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完成涉水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取締或責令整改小散亂污企業。”

    2019年1月1日,《西寧市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促進條例》正式施行。

    這是西寧率先出臺的全國第一部規范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方面的地方性法規。一個“率先”,這是一塊自我加壓的砝碼,更是一種矢志不渝、接續奮斗的精神。

    制定《條例》,就是為進一步促進我市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使我市綠色發展建立在資源能支撐、環境能容納、生態受保護的基礎上,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切實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大步邁進。

    “這部《條例》出臺后,對我們企業來講是一種約束,《條例》對綠色產業體系,節能降耗等方面都劃出了紅線,讓我們時刻有種意識,那就是在西寧,環境保護是第一位的。”青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武志強說。

    “在綠色產業發展方面,西寧市各個工業園區各有千秋。”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東川工業園區主要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主,南川工業園區以鋰資源精深加工為特色,甘河工業園區圍繞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深加工及特色化工產業基地來建設,生物科技產業園區正打造高原生物技術產業基地,北川工業園區朝著全省綠色發展引領區和外向型產業出口基地目標發展。

    “綠色是幸福西寧的發展底色。”

    坐擁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古城西寧,以“擔當奉獻”的精神,正在綠色發展中加速,不斷實現著自我突破。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

    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崛起

    不沿邊、不靠海,身居青藏高原,開放型經濟先天不足。這對西寧制造業走出去無疑是一個天然的瓶頸。

    篳路藍縷,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點,攀上一個個行業高峰,一次次定義西寧高度,西寧制造不斷吸引著世界的關注。

    如今,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成為新時代幸福西寧未來發展的“路線圖”,也是西寧產業生態最好的印證。

    “西寧?”

    “西寧!”

    10年前,若將西寧放在中國制造業版圖上論資排位,人們的第一反應,也許是滿臉疑問和不懈。一個高原城市,工業極其薄弱,沒人記住姓名。

    今天,西寧工業早已和“高精尖”“綠色環保”畫上了等號。那個曾經在外人眼里的“傻大粗黑”,已經逆襲成為綠色發展樣板城市。

    既嘆為觀止,也感慨萬千。

    一個原本不起眼的高原城市,已然是一部綠色工業發展的逆襲史。

    這份力量帶來的思考,發人深省,直擊當下,啟迪未來。

    去年,在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王曉的這些話讓人印象尤為深刻——

    從發展理念上看,我們堅持思想、政治、價值引領,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入腦入心入行;從產業路徑上看,我們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不斷涌現,我們要牢牢把握生態安全這一基礎支撐,構筑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西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美麗西寧樣本”。

    由此,更多知名企業落戶西寧,更多老牌企業“老樹發新芽”——

    生物科技園三期,這里是青海明膠全新的廠區,這里將建成總面積4萬平方米、年產14億米膠原蛋白腸衣的腸衣生產線。

    從明膠到腸衣,這家經歷了63年風雨的老牌企業走過了一條科技引領、綠色蝶變的轉型之路。

    名列全國兒科呼吸系統用藥第二位的安兒寧顆粒又實現了涅槃,2018年該單品產值達到近3億元,金訶藏藥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工藝改進研究,將原工藝中的醇沉改為離心過濾,采用新型的高端設備,降低了生產風險,減少有機溶劑在生產過程中的使用,減少了資源消耗,實現了企業的綠色發展。

    西寧的經濟發展理念在一些簽約項目中可見一斑——

    聚焦“鋰電、光伏光熱、有色合金高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醫藥和高原動植物資源精深加工”五大產業集群。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速壯大提升新興增長極。

    最近幾年,做強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新時代幸福西寧的最強音——

    比亞迪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正式下線,北捷隔膜生產技術、比亞迪和時代新能源電芯核心生產設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泰豐先行建成國內最大規模的自動化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

    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光熱產業園,夯實千億鋰電產業基礎,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西寧在打造低碳循環的綠色工業體系和循環型制造業體系的路上不斷迭代升級。

    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正在青藏高原崛起。

    循環巨筆書寫“青海答卷”

    這是西寧快與慢之間的大生態。

    西寧的快,有目共睹。

    “進門遞資料,出門當老板。”這是西寧市市民中心開辦企業最快的速度,使得開辦企業“一日辦結”成為現實,開創了“西寧速度”。

    西寧的慢,精雕細琢,產業生態需要悉心培育。

    一千多緯色紗經過一道道工序后,紡成線、織成毯,再漂洋過海遠銷美國、印度、日本等國家。

    依靠“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撐,西寧藏毯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在不斷探尋中,一塊塊精美絕倫的藏毯插上翅膀“飛”出了國門,而藏毯展會不僅有效盤活了青海藏毯特色資源,還成為一個重要支點,撬動青海立足本地發揮資源稟賦,融入“一帶一路”經濟帶外向發展的無限潛能。

    與此同時,循環經濟的新發展理念也為產業生態注入了新鮮血液,為循環經濟產業的提速前行,筑起了高質量的發展軌道。

    2019年8月,“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河水電集成電路硅材料聯合研發中心”在西寧掛牌成立,標志著青海省打造“國內重要集成電路硅材料產業基地”的部署又邁出關鍵一步。

    電子級多晶硅是集成電路制造業最主要的基礎材料,被喻為信息產業的“糧食”。多晶硅同時也是光伏產業的“基石”,是新能源產業最基礎的原材料。作為戰略性原材料,電子級多晶硅的生產技術和市場長期由國外壟斷,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原秘書長袁桐對此次校企“強強聯合”的前景充滿期待,她表示,這將有利于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解決我國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缺少技術領軍企業、下游需求旺盛但多數關鍵產品創新能力不足、高端產品自給率不高等問題。

    西寧市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三大主引擎之一,發揮了循環發展的重要承載作用,循環的“硬核”更趨完備。

    一批循環經濟的高新產業向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向縣域產業工業園區聚集、向中小微企業創業園區聚集,以調整結構延長鏈條、布局產業集群發展、循環推進持續發力、創新驅動提升效益的四種模式,夯實了循環經濟發展根基,推動了工業循環經濟的提質增效。

    古城西寧因注入了循環發展的活力資源,面向未來更具發展潛力,其帶動性和輻射力也更趨強勁。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守住綠水青山,把綠色發展作為轉型升級的根本底線,綠色已成為西寧工業最厚重的底色,也是對西寧產業生態最好的印證。

    西寧綠色制造,高質量發展的車輪正滾滾向前……

    轉載請注明出處。

    西寧綠色制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