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解讀:京、港兩地高校研發出3D打印防護面罩

    3D打印商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20-02-27 我要評論(0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醫護裝備供應依然緊張的當下,近日,北京、中國香港兩地高校都傳出了關于新型防護面罩研發設計成功的消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醫護裝備供應依然緊張的當下,近日,北京、中國香港兩地高校都傳出了關于新型防護面罩研發設計成功的消息。

    2月25日,北京化工大學英藍實驗室對外稱,近期創新發明了一種具有微納濾膜清新空氣微正壓輸入與呼出氣體在線消毒排放功能的“新風正氣”新冠病毒防護面罩。基于前期研究試驗,該項技術已取得初步成功,并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

    該項目的主要研發人員北京化工大學副研究員焦志偉博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這項技術的研發主要是考慮到像方艙醫院等輕癥病人較多的地方,存在較大的醫患交叉感染風險,所以想發明一個既能過濾吸入氣體又能對呼出氣體進行殺毒的防護面罩,從而使每個人都能在公共空間里實現單獨隔離,做個體防護。

    而同樣在25日,香港理工大學也宣布設計出了新款醫護防護全面罩,并表示和當地廠商進行了合作,從當日起,廠商每日可供應1萬件醫護用的全面罩給予當地醫管局。記者注意到,兩地高校在設計研發過程中都借助了3D打印技術。

    而在二級市場,與抗疫產品研發技術息息相關的3D打印、新材料板塊近期呈現上漲趨勢。

    能過濾、殺毒的防護面

    與目前市面上主要由一整塊膠片構成,用來防范液體、飛來物沖擊的防護面罩不同,此次由北京化工大學英藍實驗室研制的防護面罩包含了納米纖維過濾膜(0.1微米粒度氣溶膠過濾效率95%以上),使患者吸入健康空氣,還配備了在線殺毒功能,能對呼出氣體進行殺毒處理,以確保周邊空氣的新鮮度。

    此外,據焦志偉介紹,這款防護面罩可以多次使用,并能根據醫生和患者不同的需求進行配置。“比如醫生就需要便攜,而病人相對來說,可以盡可能地與床邊供氣設施結合。”焦志偉說。

    不過,目前英藍實驗室研發的這款防護面罩還處于權威機構對樣機關鍵性能的測試階段,要盡快落地應用還需要跟器械商、醫院形成合作,將路徑打通。

    對于該款防護面罩研發應用所面臨的困難,焦志偉表示,在疫情下的時間節點來講,主要是研發機構和一線用戶需求還缺乏足夠的溝通渠道。“我們現在更多的是通過新聞報道來了解用戶需求,如果有一線的專家參與,會使我們的研發更具針對性。”焦志偉說。

    而對于未來新產品的推出,焦志偉表示,希望能夠有綠色通道,“因為一個新生事物要去對標已有產品的標準是挺有難度的。在關鍵性能指標滿足要求的前提下,要完善成為符合國標的產品還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把這些工作做完了,那可能疫情已結束了,用處就不那么迫切了。所以,如果能有一些綠色的通道,我覺得是比較重要的。”

    3D打印概念助推相關股票上漲

    盡管后期落地應用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在前期研發時,借助3D打印技術,焦志偉所在的英藍實驗室僅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完成了樣機設計與制作。

    3D打印也是焦志偉的主要研究方向。他表示,該技術的應用極大地縮短了研發周期。

    “比如面罩,常規的手段需要開模,而從開始設計到出來一個模具,這個周期會特別長。所以我們采用的方式是借用市面上已有的一些設備、裝置去改造,但是在改的過程中肯定需要一些非標的接口零件。短時間內要拿出零件,就是靠3D打印來實現的。”焦志偉介紹道。

    焦志偉說,通過3D打印,可在很短的周期去進行一個設計的迭代。想到一個新方案,就可以直接打印,在很短的時間就能拿到新方案的零件去試驗,如果能達到預期效果,就可以定型去開模了。如果效果不好,還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改進,然后再去打印、實驗。

    實際上,2月25日,香港理工大學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實驗室也宣布了其團隊重新設計了一款適合中國香港地區醫護的一次性使用防護面罩。香港理工大學表示,在10天內已利用3D打印機制造了約800件防護面罩和700件眼罩供醫護人員試用。

    此外,香港理工大學宣布,在本月中把設計交予本地生產商制造注塑模具,預計至三月底就可增產至每日交付3萬件防護面罩。

    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助力戰疫情,近期,與3D打印、新材料相關的股票也曾上漲趨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收盤,新材料板塊指數已從2月3日的2235.4點上漲至3076.34點,近1月漲幅9.7%,3D打印板塊指數也已從2月3日的2545點上漲至3424.38點,近1月漲幅7.42%。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3D打印技術,3D打印運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