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增材制造(3D打印)企業無法按時復工復產,對整個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為了了解清楚當前3D打印企業狀況以及研判行業發展形勢,為政府相關單位提供政策措施參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3D打印醫療器械專委會、南極熊、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共同開展了問卷調查。
本次問卷得到廣大3D打印企業的支持,共計86家3D打印企業填寫了調查問卷,下面將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供您參考。同時,我們已經將分析結果提交給中央相關政府部門,希望能夠在這個時刻盡量幫助企業解決所面臨的困難,維持3D打印行業的穩定發展。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3D打印企業能夠順利復工復產,政府部門能夠為廣大企業減輕負擔、提供保障。
1. 本次參與調研問卷的3D打印企業共計86家,排名前五的是廣東、上海、陜西、江蘇、北京,這也與全國3D打印企業區域聚集度相符。


2. 我們以2月14日為統計的時間點,在2月14日前復工的3D打印企業只有22%,而78%的企業未能在2月14日前復工,復工時間將會視疫情情況而定;
而據最新數據顯示,到2月24日,復工3D打印企業的比例將會提高到31%以上。隨著全國各地疫情好轉,相信政府也會放開復工限制,復工比例會進一步提高。

疫情期間,公司基本上沒有什么營收,但要照常支付工資、繳納社保等,對于3D打印企業賬面資金可以支撐的時間,有11%的公司表示只能支撐1個月以內,30%的公司能夠支撐1-3個月,可見盡快控制疫情,及時復工復產對3D打印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目前,不少省份也已經出臺了復工復產的方案。

已經有不少3D打印企業開始在網上辦公,主要完成一些宣傳推廣、訂單洽談、客戶回訪、售后服務等工作,涉及到實際生產方面的工作還是需要員工在現場來完成。


3D專委會及南極熊此前也報道了一批3D打印企業,利用科技力量助力防疫,在這次疫情期間,3D打印企業體現出了自己的擔當,涌現出一批優秀的設計和應用。
7. 對于2020年行業發展形勢的預計,57%的企業仍然保持樂觀的態度,認為3D打印行業會穩中有升,疫情結束后會有壓抑的需求爆發或者新的市場誕生;
43%的企業持悲觀的態度,認為疫情影響嚴重,行業整體市場會出現下滑。

若疫情在2個月內國內解除一級響應,3個月世衛解除中國PHEIC,行業不會受到較大影響,相反將會有較大的增長。若持續時間較長,中國3D打印企業將受到較大的影響,行業增長將會放緩,甚至會出現負增長。
行業聚力抱團,苦練內功,提升技術能力和產品品質,建立外界對中國3D打印企業的信心。
行業應該會在應急預案等方面做出好的成績
園區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服務非現場平臺化建設,壯大“3D打印增材制造產業協會平臺“服務行業企業加速產業化建設和規?;校浞掷弥悄軝C器人開展生產作業能力。
3D打印是小眾行業,盡快和目標產業結合,找到自己的發展定位點,不能是僅僅從為制造業提供服務的角度出發,提升自身的技術價值和抗風險能力。
幫助申請行業減稅或者行政補貼費用(盡量給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
組織行業同盟,爭取政府在資源和訂單支持。
加速3d打印在醫療行業的開放應用
增加線上客戶對接渠道、增加免費推廣機會
針對行業發展,能力促政府多些具體的細化的可落地的扶持政策
加速3d打印在醫療行業的開放應用
醫療器械行業大投入,時間成本太高,呼吁政府解決復工并提供防疫情物資。建議藥械審批啟動現場溝通。
選擇優質并有需要的企業,以優惠或者免費的方式協助企業做國內外線上推廣宣傳,促進品牌宣傳和短期內在找交易
希望向格力、五菱等制造企業學習借鑒,帶領行業在特殊時期積極快速參與相關工作
組織專家在影像上幫助醫院應用于臨床確診
多幫宣傳 不歧視疫區企業
9.對2020年3D打印行業的預測和看法。
樂觀派
下半年會有抑制性反彈
熬過疫情便是晴天
下半年將有一波強勢反彈,苦練內功
增長20%
基于3D打印技術,開發新產品,根據未來趨勢,調整公司下一步發展目標
1,深耕應用,加上新材料和軟件研發;2,拓展代理渠道,布局銷售網絡;3,會有更多企業了解到3D打印如何幫助自己,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繼續看好發展趨勢
細分還是有機會,我們專注tpu,tpe軟料
金屬打印市場擴大,金屬粉末需求增加,擬新增設備,拓展市場,加大宣傳力度,擴展線上銷售。
行業還是會有很大的發展
2020年不僅僅中國,全球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產能過剩的傳統制造業會死掉一批,這反而給了新技術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加油!
整體行業我們目前還是持樂觀的態度。
有一定沖擊,但還是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短暫影響,不會改變行業發展趨勢
悲觀派
業務增長與去年持平,會一部分企業關門。
更困難的一年
2—3個月公司運營成本大 堅持下去就是機會
形勢嚴峻,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這次疫情限制措施超出想象,惡果會逐漸體現
不太好,行業內產業鏈上下游多為小企業,不易避免疫情的沖擊,大多發展期的科技企業盈利不強,現金流偏緊張
整體影響較大,部分企業瀕臨倒閉;20年會繼續淘汰掉部分沒有資金技術實力的3d打印企業;20年整體增長較19年有所下降;整體還是會保持增長的態勢。
一季度會受疫情明顯影響,全年形勢預計和去年持平或下降。
行業會收到很大的沖擊,危和機并存,但今年一定會很艱難,各家都需要積極應對。
2020年因疫情對3D打印行業有很大不利影響
2020年下半年工作會順利開展,但較2019年相比,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業務規模都會大幅下降
預計行業經營會更加困難,將會淘汰一些企業,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控制規模及成本,考慮活下去
危與機同生并存
打印整機產能過剩,材料價格有所增加,醫療打印服務將逐漸成為新寵。
需求應該減少,純粹宣傳和擺設的訂單應該會減少,但剛性需求還在,應該對質量的要求提高了。正好利用這個少會少沙龍的機會,集中精力提供3D打印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用經久耐用的質量取代低質多量的現狀,既環保又物盡其用。
勞動密集型企業必定加速轉型,設備自動化和制造工藝升級必將是重點
對3D打印行業來說也許會是好事,最少會讓更多企業清楚企業必須要實行無人化,智能化,減少對傳統工藝的依賴
醫療行業會迎來新的契機,但是具體是線上醫療的興起還是社區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對低端的設備供應商和材料供應商來說,2020年都會是比較嚴峻的一年,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現金流不足所造成的影響,前半年應該都會持續作用,就看下半年的運營和市場發展。
此次疫情對全國甚至全球影響巨大。從3D打印行業的角度,我的想法:不受地域限制利用增材制造打印所需,未來被需要且能實現和發揮巨大作用;短周期快速制造特點優勢有效放大;建議整個行業優先解決打印成本問題,擴大技術應用規模;建議各團體、組織、領軍者向政府表達訴求,加速開放行業市場化。
必須加大互聯網信息化平臺整合力度,提升非現場制造能力
疫情即是危機也是機會,2020年3D打印行業發展可能與19年持平或增長
2020年至少口腔這塊疫情解除后會有暴增
個性化植入物趨勢已來,國際競爭今年會加劇,時間和效率非常關鍵。
危與機共生,道路險阻,樂觀面對,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共抗疫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