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太陽能工藝

    受疫情影響,今年光伏新增裝機預期大幅波動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浪財經2020-03-02 我要評論(0 )   

    下調新增裝機預期對于2020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在2019年底的相關行業會議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一度表

    下調新增裝機預期

    對于2020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在2019年底的相關行業會議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一度表示,2020年將出現恢復性增長,預計規模為40-50GW。彼時,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也曾預測,2020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有望達到45GW以上。

    基于目前市場形勢,王勃華指出,考慮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預期下調為35-45GW。具體而言,預計年度競價項目規模為20-25GW、戶用光伏市場5-7GW,疊加2019年未完成項目、特高壓工程配套項目和部分示范項目等,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5GW。

    “2020年是我國光伏發電由補貼依賴進入平價的關鍵一年。對于光伏發電項目的管理模式仍將采用平價項目優先、財政補貼的項目實施競價的管理模式。2020年是有國家補貼的最后一年,企業項目建設積極性會明顯提高,甚至可能出現搶裝。雖然目前國內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響,2019年未建成的競價項目無法正常施工、2020年競價項目的前期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光伏市場將有序恢復,并正常開展各項工作。” 王勃華稱。

    對于上述預測,也有行業專家持更為保守的態度。北京先見能源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淑娟給出了25-35GW的預測。“今年的競價項目規模可能只在20GW以內,比如東北三省、四川等地,補貼強度太低,可能僅有少量自發自用的分布式項目參與競價;而像湖南、重慶、云南等地,受制于資源條件和電價等原因,收益并不高;再如甘肅、新疆等地,消納受到嚴重限制,也會影響競價規模;另外,像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轄市,土地資源寶貴,也可能僅有少量自發自用分布式項目參與競價。綜合考慮這些因素,能夠大規模參與競價的省份不超過18個,其中還有諸如寧夏、山西、內蒙古等地,消納壓力已經很大,新增潛力并不大。”

    存在多重挑戰

    王勃華坦言,2020年的國內光伏市場的確還面臨多種挑戰。“面對新增裝機,消納問題會更加凸顯。我國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與用電負荷不匹配,異地消納的矛盾本來就突出。特別是2019-2020年處于風電的搶裝期,大批的平價光伏項目可能因此順延,致使多地的消納矛盾更加突出。比如2020年春節過后,江蘇省就已經明確工商業分布式項目只允許自發自用,余電不能上網。”

    除新增項目外,王勃華也指出,部分存量項目的收益也難以保障。根據2018年的全年數據,在保障小時數方面,光伏大省甘肅的保障收購小時數僅為479小時,寧夏為774小時,大部分電量需要參與市場化交易,收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雖然近年來棄光限電問題持續好轉,但在冬季供暖期,煤電機組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矛盾依舊突出。今年1月,某光伏技術領跑項目的限電率就高達50%,甚至個別時候出現100%限電的情況。”

    此外,王勃華表示,補貼拖欠、一般工商業電價下調以及電網企業的投資下滑等因素在2020年都將繼續影響國內的光伏市場。

    應用走向多元

    雖然挑戰重重,但王勃華也指出,2020年中國光伏也同樣面對多樣化應用發展的機遇。

    “首先就是‘光伏+制氫’,可以有效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實現兩種新能源之間的有效應用。隨著光伏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發展,‘光伏+制氫’將成為我國能源安全和能源結構調整的新選擇。”王勃華稱,“其次是‘光伏+5G通信’,根據相關規劃,隨著5G技術的應用普及,國內至少有1438萬個基站需要新建或改造。按照各運營商5G規模和數量計算能耗總量,5G基站全網功耗將是4G的4.62倍。光伏發電系統能夠有效降低電力基礎設施投資,在5G領域的應用發展潛力巨大。”

    再次,在“光伏+新能源汽車”領域,王勃華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純電動車保有量達310萬輛,隨著光伏充電站、充電樁建設業務逐漸擴大,‘光伏+新能源汽車’應用模式將逐漸普及,這也將給光伏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最后,在‘光伏+建筑’方面,隨著近零能耗、零能耗等更高節能水平綠色建筑逐步應用和普及,以高效、智能化的光伏發電系統作為建筑能源形式的光電建筑將成為越來越多光伏企業差異化發展的契機。” 王勃華認為。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發電新能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