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半導體/PCB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即將迎來爆發期

    星之球科技 來源:科技日報2020-03-05 我要評論(0 )   

    對于信息產業而言,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隨著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半導體技術也隨之出現多次革命性的迭代。而作為

    對于信息產業而言,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隨著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半導體技術也隨之出現多次革命性的迭代。而作為產業最新技術,以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已引發業界廣泛關注,產業基本上處于爆發的邊緣。

    氮化鎵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一,在半導體材料發展的三代技術中,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以硅和鍺等元素半導體為代表,奠定了微電子產業基礎;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和磷化銦為代表,奠定了信息產業基礎;以碳化硅和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因具備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高、熱導率大、電子飽和漂移速率高、抗輻射能力強等優越性能,是固態光源和電力電子、微波射頻器件的“核芯”,在半導體照明顯示、新一代移動通信、能源互聯網、高速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子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對節能減排、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將發揮重要作用。

    就在前幾天,小米其旗艦手機發布會上推出了一款65W氮化鎵充電器,引發市場對氮化鎵的強烈關注。據介紹,氮化鎵材料具備高功率、高頻率、高導熱等優勢,用在充電領域可在輸出大功率的同時保持充電器體積可控,因此獲得不少終端廠商青睞。

    當然,第三代半導體吸引的不僅僅是終端廠商,資本以及產業級的合作已然開啟。比如國內企業康佳集團,就聚集團之力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作為一家中國領先的電子信息上市企業,半導體集成電路是康佳集團的核心,而為了徹底解決中國缺芯少屏的困境,康佳發展半導體業務也勢在必行。

    據了解,康佳半導體業務包括存儲、光電兩塊。最近,康佳與雷曼光電將成立合資公司,這是康佳打通存儲產品“出海口”的舉措之一,而康佳近日招募氮化鎵工程師,則想加快突破半導體光電的核心技術。康佳集團總裁周彬日前接受媒體電話采訪時透露,康佳包括儲存芯片分銷等在內的半導體業務年營收已達13億美元。

    康佳集團的半導體科技事業部在2018年成立,但半導體業務從2016年已有所布局,當時成立了存儲芯片分銷公司。2018年在合肥成立康芯威的存儲主控芯片設計公司,2019年成立康佳芯盈的封測公司;還設立了重慶光電研究院、奠基了重慶半導體光電產業園,從而形成存儲、光電兩個板塊。此外,康佳與另一家LED企業聯建光電也設立了合資公司,主攻光電板塊業務,雙方合作是想推進Mini LED及Micro LED新技術在公共視訊領域的商用化進程。

    “康佳在Micro LED芯片研發上已取得初步突破,申請超過100項全球專利,招募氮化鎵工程師是希望加快推進。除了Micro LED芯片,今后還有其它應用。”康佳集團副總裁李宏韜表示,與小米應用氮化鎵技術到快充產品上不同,?康佳力爭突破氮化鎵的核心技術,第一步應用以光電芯片為主,未來應用領域會擴至功率器件、射頻器件,而射頻器件等在5G時代將用途很廣。

    以Micro?LED為代表的半導體光電顯示器件,其發光核心就是基于氮化鎵GaN發光二極管,氮化鎵材料更大的材料能隙(禁帶寬度)使其成為藍色和綠色發光器件最佳選擇;而作為功率器件的氮化鎵晶體管和用于通信電路的氮化鎵射頻放大器也都是基于氮化鎵半導體技術。它們都是從不同應用需求而對氮化鎵材料的各個方面的特性加以利用。

    重慶康佳光電研究院的建立,就是開展Micro?LED產品為代表的氮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技術與應用研發。目前研究院緊扣氮化鎵半導體器件在光電、功率、通信等三個主要應用方向,進行了相關布局,建立了以GaNLED為主要對象的研究平臺環境,同時從規劃之初就為GaN功率器件、GaN射頻器件技術研究提供了最大的兼容性,做到核心設備和技術積累可以用于不同的產品,做到了資源的最大化。

    其實,在小米之前,今年初的美國拉斯維加斯CES2020展會上,大量的氮化鎵快充產品已經引發行業震動。有研究機構認為,到2025年僅全球氮化鎵快充市場規模有望達600多億人民幣。而除了充電器,氮化鎵材料在光電器件、射頻器件等半導體領域大有可為,未來將加速對硅基產品的替代。顯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已處于爆發的邊緣。

    轉載請注明出處。

    半導體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