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激光電視:暴增是假象,未來或成棄子?

    星之球科技 來源:高飛銳思想2020-04-21 我要評論(0 )   

    被液晶電視一統天下的電視機市場,這兩年由于激光電視的面市出現了“小插曲”——貌似激光電視在挑戰液晶電視的權威。從增幅來看,激光電視有點來勢洶洶,被誤讀為將來...

    被液晶電視一統天下的電視機市場,這兩年由于激光電視的面市出現了“小插曲”——貌似激光電視在挑戰液晶電視的權威。從增幅來看,激光電視有點來勢洶洶,被誤讀為將來有與液晶電視分庭抗禮的可能。


    其實,這只是一個假象或者說表象,讓我們來用數據說話。據有關機構統計,2019年,中國大陸電視機銷售接近5000萬臺,銷售額約為1500億元人民幣,激光電視銷售量才剛突破20萬臺,占比不到1%。關于激光電視的這兩個市場關鍵指標,都在巨無霸液晶電視面前,顯得有點慘不忍睹。“雷聲大,雨點小”的激光電視僅僅“偏安于市場一隅”,成為一種極其小眾的存在。


    當然,也不否認,激光電視最近兩年增長幅度較大,筆者認為,有三個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價格偏低。激光電視是以超大屏液晶電視為競品的。在激光剛推出時,同尺寸下,液晶電視要比激光電視的價格高出不少,才得以逐漸進入消費者法眼,而不是激光電視的產品優勢驅動而從2019年起,超大屏液晶電視的價格下探,使激光電視的優勢蕩然無存。


    二是概念刺激。激光電視雖然早就有了,但由于技術和產品不成熟的原因,在國外是被放棄了的落后技術,沒有廣為人知,而對國內消費者來說,概念有點新。在中國市場,概念炒作是市場促銷的靈丹妙藥。部分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在這個概念面前缺乏免疫力,不專業不理智地以為激光就是好的,也喜歡趕時髦,想當然地以為激光電視技術含量高。


    三是基數小,推出市場晚于液晶電視的激光電視,雖然增幅驚人,但基數很小,增長才顯得快。打個簡單比方,激光電視的銷售基數為100臺,多賣出100臺,就增長100%了,多賣出1000臺,就增長1000%了;液晶電視的銷售基數為10000臺,多賣出100臺,才增長1%,多賣出1000臺,才增長10%,多賣出10000臺,才增長100%。比較增幅意義不大,比較基數,才更加清楚地反應用戶的選擇情況和市場上的真實銷售狀況。


    對于激光電視的未來,相關機構的預估并不樂觀。據有關機構預測,到2022年,激光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可能突破100萬臺。即使如此,這個數字應該是其時市場容量的2%,微不足道,不值一提。這些數據,直接反應了用戶對激光電視的不接受心態。造成這種冷漠反應的,根本原因在于激光電視的技術和產品缺陷。目前,激光電視在技術上尚處于探索階段,瑕疵不斷,綜合用戶反饋和專家意見,這個產品尚有太多不夠完善的地方。


    在權威的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上,用戶的投訴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印證:2019年,消費者關于激光電視的投訴量激增了120%,問題集中在屏幕問題,主要涉及屏幕裂屏、顯示出現橫紋豎紋、出現亮點,突然黑屏、屏幕漏光、假4K、畫質差等問題。


    今年春節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專家,針對觀看電視的視覺疲勞問題給出了一份鑒定報告,通過專業測試分析得出:就視覺疲勞影響來講,4K超大屏液晶電視小于4K激光電視,4K超大屏液晶電視,用眼更健康。與液晶電視完善的產業鏈相比,激光電視的產業鏈也有待進一點完善,尤其是其芯片、鏡頭、激光器、屏幕這四大核心部件。液晶電視的關鍵部件,目前在國內基本上都有布局,成熟程度相當高了,京東方、華星光電的液晶屏產量,已經滿足了全球各大品牌絕大部分的需求。而激光電視的諸多上游關鍵部件的研發生產都掌握在歐美日韓等企業手中,容易受制于人,尤其是在世界貿易形勢趨于緊張和動蕩中的當下,不利于中國電視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業內專家甚至認為,激光電視是一個過渡性產品,其命運將來有點類似于等離子電視,由于自身技術和產品性能問題,淪為電視機發展進程中的一枚曇花一現的“棄子”。


    當然,激光電視的命運到底如何,得由用戶來投票,由市場來檢驗。但有點可以肯定:隨著超大屏液晶電視價格的不斷下調,激光電視將迎來“生死臨界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電視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