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高密度組件暗戰大尺寸光伏技術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浪財經2020-05-11 我要評論(0 )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永恒的主題。如何實現更大的功率、更高的發電量?一些企業力推高密度組件技術,而另一些企業則在大尺寸化方面尋求突破。光伏降本壓力之下,制造端競...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永恒的主題。如何實現更大的功率、更高的發電量?一些企業力推高密度組件技術,而另一些企業則在大尺寸化方面尋求突破。

    光伏降本壓力之下,制造端競爭再升級。為了達到更高的功率,實現最大化發電量,多數光伏企業選擇了相同的路徑——大尺寸化。但在組件重量和配套輔材的限制下,電池片和組件尺寸“一味求大”并不現實。為此,業內企業將目光轉向新型組件技術——疊焊,并將其稱之為PERC之后的下一個重要工藝。

    據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郭志球介紹:“疊焊顧名思義,是指將相鄰電池片部分重疊,采用傳統焊帶焊接的方式將電池片進行鏈接,形成一個串聯電路。這種技術消除了傳統焊接時產生的電池片間距,最大化利用電池面積,實現了高能量密度?!?/p>

    記者了解到,這種技術類型被行業內稱為高密度組件技術,即通過減少電池片之間的距離,在相同的組件面積下放置更多的電池片,從而提高組件的功率和轉換效率。疊焊、疊瓦、拼片、板塊互聯等技術,都運用的是這一原理??梢哉f,高密度組件技術已經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以疊焊技術為例,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都推出了該技術類型產品。2019年,共有通威股份、協鑫集成、中來股份、阿特斯等11家光伏企業推出了高密度組件新品,疊瓦、拼片、板塊互聯等技術工藝也均有涉及。

    在業內人士看來,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永恒的主題。在此背景下,高功率組件設計思路成為了行業最受關注的方向。而高密度組件并不是“穩坐寶座”,與其并行的,正是另一種提高組件功率的方法——大尺寸化。

    新加坡太陽能研究所光伏組件事業部總監王巖告訴記者,201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開始在硅片尺寸上“做文章”,將硅片尺寸從156.75毫米擴大至166毫米。截至目前,已有企業推出了210毫米硅片。

    高密度組件和大尺寸組件相比,孰優孰劣?

    首先,在生產兼容性來看,高密度組件略占優勢。目前,高密度組件規格有158.75毫米、166毫米。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156.75毫米硅片仍是市場主流,占比超“半壁江山”。多位企業高管表示,基于目前硅片生產線上的設備,從156.75毫米改造至158.75毫米或166毫米只需要做一些微調。同時,電池片生產線也能兼容。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設備改造的最大化利用,使得經濟性凸顯。

    其次,從技術成熟度出發,210毫米組件設計還沒有完全定型。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組件研發負責人許濤說,雖然210毫米硅片的面積較166毫米大幅增加,但其重量也不可小覷,這導致載荷風險擴大。同時,玻璃、邊框等輔料輔材無法滿足供應,組件的電流也超過了逆變器的輸入電流要求。而高密度組件是基于傳統組件升級而來,其衰減、熱斑風險、抗陰影遮擋、承載等一些物理特性得到了相應改善。

    此外,在成本方面,與傳統組件相比,高密度組件在施工成本和總EPC成本上均有優勢。郭志球告訴記者,和傳統430瓦組件相比,高密度組件施工成本可下降6.5%,總EPC成本可下降1.1%,同時節約了土地,特別適合分布式屋頂等應用場景。

    在一系列優勢下,有企業認為,高密度組件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提升單位面積組件功率的技術方向。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或許印證了上述判斷。據預測,今年156.75毫米硅片占比將明顯下滑,158.75毫米及166毫米硅片占比大幅提升;2021年,166毫米硅片占比將超過60%;未來5年,210毫米硅片占比雖逐漸增加,但增速較緩。

    不過,在絕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技術路線各有優劣,最終要交給市場來選擇。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光伏行業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