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核心器件100%國產化!致敬北斗人,致敬中國創新

    星之球科技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2020-06-23 我要評論(0 )   

    今日上午9時43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至此,北斗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

    今日上午9時43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至此,北斗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古有北斗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斗衛星定位九州。從2000年我國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到2012年北斗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用戶服務,及至今天,北斗三號系統即將完成全球組網,屆時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基本導航、全球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等服務。二十年奮斗拼搏,中國“北斗”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從弱變強的發展歷程,見證了中國航天人強國強軍的矢志不渝。

    撫今追昔,令人感慨。曾幾何時,我們面前的攔路虎橫亙,經濟基礎薄、技術力量弱、建設經驗零;曾幾何時,我們因外部封鎖,被“伽利略”項目拒之門外,不得不“孤身而立”;曾幾何時,我們的相關研究人員屈指可數,國內甚至沒有一家院校開設衛星導航專業。適合導航衛星的空間頻率幾乎被大國瓜分殆盡,研制經費必須在壓縮其他衛星數量的情況下擠出來。

    困難重重、前路茫茫,不乏一些聲音質疑,中國有必要自建導航系統,又能建成導航系統嗎?

    越是逆境,越是無畏;越是挑戰,越要前行。

    歷經苦難的中國人深知,依賴他人必然受制于人。尤其是作為基礎標稱的時間和空間信息的導航系統,關乎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如果全仰仗他人,安全感何來?正因如此,譚述森、李貴琦、周建華、韓春好等一批北斗先行者,放棄業已熟悉的專業為國鑄劍,一批批航天人響應國家號召前仆后繼接續奮斗——

    北斗一號,自發研制供配電的太陽帆板,奠定“中國體格”;北斗二號,攻克以導航衛星總體技術、高精度星載原子鐘等多項關鍵技術,跳動出“中國心率”;北斗三號,建立器部件國產化從研制、驗證到應用一體化體系,鑄造“中國靈魂”。一路披荊斬棘,一路艱辛探索,北斗三號所有部件和核心器件,如今都已達到100%國產化。

    一路走來,北斗人曾用藥盒和大頭針制作簡易的衛星模型講解交流,曾用“共享筆記本”等形式你一句、我兩行分享研制經驗和心得,就是靠“吃再多苦、受再多累都值得”的拼盡全力,才把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從“兩彈一星”到“神舟”“北斗”,從“東風”到“銀河”“天河”,歷史一再證明,中國發展較好的領域,靠的就是自主創新,靠的就是不屈不撓?!瓣P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要想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掌握主動權,必須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戰略基點,變“為我所用”為“由我所創”。

    “我們是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在跑馬拉松。”一位北斗人幾年前這樣形容研制節奏,稱等到全球組網系統真正建成時,或許才能“松一口氣”。但今天,當火箭載著“嚞星”劃破蒼穹、沖向太空,他們依然沒有放慢腳步。他們說,“還會給世界帶來更多驚喜”。

    致敬北斗人,致敬中國創新,致敬大時代所有的奮斗者。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核心器件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