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新金屬芯片能提高存儲速度百倍

    來源:科技日報2020-07-09 我要評論(0 )   

    更快、更密集的數據存儲革命即將來臨了嗎?據英國《自然·物理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一個美國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層狀二碲化鎢制成了二維(2D)金屬芯片,其厚度僅...

    更快、更密集的數據存儲革命即將來臨了嗎?據英國《自然·物理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一個美國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層狀二碲化鎢制成了二維(2D)金屬芯片,其厚度僅三個原子!在更節能的同時,儲存速度提高了100倍之多,為開發下一代數據存儲材料奠定了基礎。


      當今世界所產生的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然而我們當前的存儲系統已接近大小和密度的極限,因此迫切需要相關技術革命??茖W家正在研究數據的其他保存形式,包括存儲在激光蝕刻的載玻片、冰冷分子、單個氫原子、全息膠片甚至DNA上。


      在這次的新研究中,美國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德克薩斯A&M大學的研究人員嘗試了另一種方法,他們研發的新系統由二碲化鎢金屬組成,排列成一堆超薄層,每層僅有3個原子厚。其可代替硅芯片存儲數據,且比硅芯片更密集、更小、更快,也更節能。


      研究人員對二碲化鎢薄層結構施加微小電流,使其奇數層相對于偶數層發生穩定的偏移,并利用奇偶層的排列來存儲二進制數據。數據寫入后,他們再通過一種稱為貝利曲率的量子特性,在不干擾排列的情況下讀取數據。


      團隊表示,與現有的基于硅的數據存儲系統相比,新系統具有巨大優勢——它可以將更多的數據填充到極小的物理空間中,并且非常節能。此外,其偏移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數據寫入速度可以比現有技術快100倍。


      目前,團隊已為該設計申請了專利。他們還在研究下一步改進的方法,例如尋找除二碲化鎢之外的其他2D材料。研究人員表示,對超薄層進行非常小的調整,就會對它的功能特性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人們可以利用這一知識來設計新型節能設備,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更智慧的未來存儲方式。


      總編輯圈點

      我們的數據存儲方式,早已從磁帶、軟盤和CD等介質,進化到了能夠在無數微型晶體管中保存數據的精密半導體芯片,而且其容量可以呈指數級增長。這是一個壯舉。但時至今日,硅基芯片的能力仍告不足——人類數據爆炸式增長的同時,還要對動態數據快速地利用、分析,不斷增加的需求給存儲方式不斷帶來新的壓力。這一狀態無疑將推動存儲方式持續變革,究竟誰會在這一次的革新中發揮最重要的作用?有人說是DNA,也有人說是單原子。全球都在注視著,這些候選者中哪個技術最先成熟,或哪個能率先投入市場應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

    精密半導體芯片硅基芯片激光刻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