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落地一定要穩穩的!”——訪火星探測“造星”團隊蔣明鏡教授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0-07-24 我要評論(0 )   

     中新社天津7月23日電 (張道正 趙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7月23日發射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參與火星探測...

     中新社天津7月23日電 (張道正 趙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7月23日發射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參與火星探測著陸科研的天津大學教授蔣明鏡一遍又一遍地看著探測器升空的畫面,由衷地祝福:“天問加油!落地一定要穩穩的。”

    蔣明鏡教授的“北洋能源與環境巖土團隊”承擔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地面火星地表研制項目。“我們的主要任務可以形象地稱為‘再造火星表面’,我們團隊被很多網友形象地稱為‘造星’團隊。火星上的重力只有我們地球的1/3,模擬火星地表地貌形態等環境特征,對于未來探測器在火星重力環境下成功著陸具有重要意義。”蔣明鏡介紹,他們的研發內容主要包括:模擬地表成像區域基礎場地、工作區基礎場、火星地表特征、模擬火壤著陸試驗床、火星表面激光和微波特征等。

      經過長達兩年的艱苦鉆研,蔣明鏡教授帶領團隊在河北懷來“造星”成功:順利建造了著陸器著陸點的典型火星地表;模擬了接近火星表面真實形態的火星地表地貌等視覺環境并滿足試驗器對可見光、雷達和激光的反射要求;為火星驗證器攜帶的火星探測器設備提供類似火星的探測環境等一系列任務。并于2019年11月14日成功地進行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據悉,蔣明鏡教授及其團隊被項目主管單位授予“火星著陸綜合試驗場建設突出貢獻單位”稱號。

      “著陸器懸停避障是中國火星工程研制進程的重要環節,隨著試驗火星探測器穩穩落下,標志著中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圓滿成功,這讓我們倍感振奮。此后我們又做了模擬火星土壤承載特性、火星表面數字模擬等研究,此外我們團隊也在做一些小行星探測研究。”蔣明鏡介紹說。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7個月后火星見。天津大學的‘造星’團隊要為中國人深空探測做出‘天大’的貢獻!”蔣明鏡教授說。(完)

    轉載請注明出處。

    火星激光探測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