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風水力發電

    我國海上風電首次實現單樁浮運與沉樁

    來源:中國能源報2020-08-10 我要評論(0 )   

    本報訊 7月28日,三航新能源公司在江蘇魯能如東H14#海上風電場2#基礎施工中,在亞洲首次成功實現大直徑單樁浮運與沉樁,這標志著三航局已完全掌握大直徑單樁浮運施工成...

    本報訊 7月28日,三航新能源公司在江蘇魯能如東H14#海上風電場2#基礎施工中,在亞洲首次成功實現大直徑單樁浮運與沉樁,這標志著三航局已完全掌握大直徑單樁浮運施工成套關鍵技術。


    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建設如火如荼,正處于“搶裝潮”的關口,面臨船機資源緊缺,上網電價下行的壓力,大直徑單樁是海上風電建設的主要基礎型式,傳統的駁船運輸與沉樁工藝需要占用大量船機設備等資源,成本較高。為降本增效,針對無過渡段單樁和樁頂沉樁保護法蘭的特點,三航新能源風電研發團隊通過技術攻關、方案設計,研發了集封堵、防翻轉、拖航、浮力扶正于一體的大直徑單樁封堵器,同時為保證運輸過程中的風險管控,開發了具有密封檢驗、姿態控制、進水感知的智能化控制系統,并形成配套的施工工藝。


    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項目位于如東近海海域,竹根沙東側。2#風機基礎離岸約44km,單樁直徑5.5m,樁長72m,樁重627t,泥面高程-10.3m。7月28日下午單樁入水、出港、編隊,拖航5小時抵達機位,再利用主起重船“三航風范”通過浮力扶正技術實現單樁的翻身,最終實現沉樁作業,經檢驗樁體垂直度0.9‰。


    本次大直徑單樁浮運技術的成功實施,為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單樁基礎的運輸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徑,也為將來海上風電超大型結構的轉運方式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

    海上風電風機發電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