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如今的國防發展能夠躋身世界前列,靠的就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的鉆研精神。在我國不斷壯大的軍工體系發展背后,都是老一代研發專家夜以繼日的努力付出換來的。9月7日,中科院傳來了噩耗,我國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中國激光雷達領頭人陳定昌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至此,我國又有一位兩院院士作別,自2020年初始截止當前,中國已經有陸續25位兩院院士逝世。
陳定昌院士籍貫江蘇鎮江,1963年自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之后,就進入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錢學森院士的支持下,研究紅外激光的工程組被成立,而陳定昌院士則成為了此小組的攻堅負責人。為了能夠早日的發展我國的激光制導技術,陳定昌院士東奔西走,夜以繼日的搞研究,還提出了“科學必須走創新”的理論。事實上,陳定昌院士的主要研究大方向是高精度的無人機技術,探測與導彈制導技術以及仿真技術研究。被譽為“中國光學之父”的王大珩稱他為“光學里手”。
中國的首部激光雷達就是陳院士研制開發出的,這使他成為了激光雷達領域的領頭人。其次,作為主要的組織者和技術帶頭人,陳定昌院士還參與了眾多型號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開發研制工作,尤其是在高精度的制導方面,毫米波,紅外技術,反輻射,激光半主動制導都成為他的主要研究工作。2009年時,陳定昌就當選了中科院院士,并先后獲得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早些時期,陳定昌院士就被評為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獲“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在任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的同屬,還是是中國總裝備部的兼職委員,同時在10所著名院校擔任教授一職。要知道,陳定昌院士畢業于清華大學,自幼喜歡文學的他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偉大抱負。轉到理科后,陳定昌院士注重多方面的發展,成為專業的帶頭人,他的畢業設計成位了大家學習的模范文本。
此前,陳定昌在一次采訪中回顧了自己的科研生涯,他認為自己并不是思維比別人超前,而是喜歡在考慮問題時從全局出發,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并稱自己最大的追求就是為實現中國夢做出的工作。包括陳定昌院士以及今年作別的其他24位院士,他們為中國國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證明了我國是具有自主研發實力的國防大國,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值得后輩緬懷和學習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