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正式問世:“心臟”已成國產,或改裝成遠程激光武器
運-20代號為“鯤鵬”,機如其名,其運載量非常大,可謂是史無前例的存在。在一開始交付的時候,俄羅斯曾報道稱:中國西安運-20能夠成為當時世界上所擁有的最大的運用飛機。從研發到現在,運-20也經歷了很大的改變。在早期的時候,它搭載了4臺俄制渦扇發動機D-30KP-2,除了可以運輸物資以外,還可以運載一些重型軍事裝置。
眾所皆知,發動機一直都是我國的短板,而我國對此也十分重視,一直都在努力填補這個短板。通過最近的軍事節目得知,運-20A的發動機已經換成國產發動機,這意味著運-20A正在走向全面國產化進程。
從2009年至今,俄羅斯一共向我國出口436臺D-30KP-2發動機。在今年,祖國生日這天,國家將已經“換裝”WS-18的運-20A介紹給眾人,也有著不同的意義,意味著新的“一歲”,我國再次領域將翻開嶄新的一頁,有了新的里程碑!而我國這么著急研發WS-20是因為WS-18和D-30KP-2的推力根本就不夠,只有WS-20的14噸推力才能滿足運-20的需求。
WS-18的使用,也意味著我國的航發將會脫離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WS-18的使用,不僅增加運-20的有效荷載,還能為WS-20的研制爭取時間。整體而言,WS-18相比于D-30KP-2還是具有一些優勢,比如重量更輕、省油以及更容易維護等等。在WS-20問世之前,我國的一些運輸機、轟炸機將會搭載WS-18發動機。
在今年,運-20支援武漢時,它的表現十分驚人,只用了短短20秒,它便完成了短程的起降。雖說運-20很大,但也正是因為龐大的身軀,會影響到它起降的時間。以往,大型運輸機的起降時間往往是個致命弱點。但通過支援武漢時的表現可以看出,運-20已經克服了這個弱點。
今年,航空一所曾表示,我國某架飛機已經開始使用本國自己研制的發動機。而運-20就是從航空一所開發而來,所以,運-20很有可能就是“實驗對象”!至于具體實驗,很有可能是在試用WS-20發動機的性能。
此外,據軍事節目的報道,運-20在未來,或有可能裝備激光武器。如果真能如此,那么運-20對所搭載的發動機要求極為嚴格,這對WS-20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美國軍隊所使用的化學氧碘激光器倒是很適合放在機載上使用。
對于該激光器的研制,我國也有了30多年的歷史了。從1993年開始,我國在此領域的研究早就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在未來,運-20勢必會成為“重中之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