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骨科疾病患病率正明顯提高,膝關節、髖關節、脊柱等骨科疾病發病量逐年增長,這導致骨科產品的市場需求日益旺盛。中國骨科3D打印應用廠商愛康醫療部署了8臺GE增材制造Arcam Q10plus電子束設備,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骨科植入物需求。
GE增材制造是GE目前最年輕的業務部門。2016年,GE增材制造在GE收購生產EBM金屬3D打印設備的瑞典Arcam公司、生產DMLM激光3D打印設備的德國Concept Laser公司等共五家軟硬件公司的基礎之上成立。與醫療行業眾多客戶展開合作,開發新一代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增材制造開拓新的疆界,是GE增材制造如今的重任所在,與愛康醫療的合作就是其中一項。
愛康醫療是首家在中國市場推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的3D打印金屬植入物的骨科公司。2009年,該公司開始投資購置GE增材制造的粉末材料和Arcam增材設備,用于骨科三類植入物的研究、設計和產品制造,從最初的一代機型到現在使用的Arcam EBM Q10plus,目前一共應用了Arcam的3款機型。
突破傳統制造局限
由于人體骨骼形狀復雜,且每個人的骨骼形態都存在差異,每個病變所侵蝕的組織范圍也不同,傳統的骨科植入物難以做到與每位患者相適配,往往需要“削骨適金”。醫生在將植入物安裝到患者身上的時候,如果不合適,只能選擇削剪患者的骨骼來適應假體,容易造成骨組織的丟失。手術過程中,傳統的脊柱植入物需要在其前后增加固定,術后還要增加外固定來保持植入物的穩定性。這樣一來患者就要長期臥床,一般3個月后才能摘除外固定。這種傳統的治療方式不僅手術難度大,恢復時間長,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同時傳統植入物還存在變形、松動的風險。
3D打印技術因其靈活性高,解決了許多過去難以解決的臨床復雜案例,使得骨科手術“私人定制”成為可能。現在,已有不少患者借由骨科3D打印產品重獲健康。與傳統植入物相比,3D打印的骨科植入物在材料上與傳統產品一致,且能夠自由構建出骨組織所需的骨小梁結構,與骨結合得更加緊密,很好的達到骨界面固定的作用。
3D打印多重優勢
3D打印技術制造工序簡便,能夠有效縮短交付周期,具備可供量產的優勢。GE增材制造Arcam EBM電子束熔融技術通過電子束將金屬粉末逐層熔化,生成高精度、完全致密的零件,非常適合小批量、結構復雜的骨科植入物量產。EBM技術在真空環境下加工,熔化效率高,可以堆疊加工,并且無需后期熱處理,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有效節省了成本。據統計,相對于激光打印技術,EBM技術下平均每個髖臼杯能節省38%的成本。(數據來源:GE增材制造,客戶價值白皮書——EBM技術優勢)
在改善患者的術后體驗上,EBM技術加工后的骨科植入物因為性能優異,其表面粗糙度非常適合與骨接觸,會形成與骨組織相似的孔隙,為骨細胞生長提供空間,在牢固性上有極大的優勢。因此,3D打印的骨科植入物不僅可以更好地滿足人體需求,且使用壽命更長,能夠幫助患者節省醫療費用,減輕痛苦。
與傳統制造不同,增材制造不僅有硬件設備,還有軟件解決方案。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GE增材制造派工程師常駐愛康北京生產基地,為愛康醫療進行日常的設備管理,包括損耗件及時更換,預防維護減少設備停機等等。
“GE增材制造專業的技術團隊為我們的生產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和流程管控,保障了我們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2009年從GE購入的設備至今已使用超過10年了,還在正常運轉。” 對于GE團隊的客戶服務,愛康醫療負責人表示了肯定。展望未來,GE增材制造還將攜手包括愛康醫療在內的眾多合作伙伴,發掘增材制造的更多創新優勢,共同推動醫療行業的智能化、數字化,更好地滿足眾多患者的需求,助力全民健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