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半導體/PCB

    產量逐漸萎縮,歐美芯片制造“霸權”是怎么沒落的?

    來源:騰訊企鵝號2020-11-04 我要評論(0 )   

    騰訊證券11月4日訊,在1990年,美國和歐洲生產的半導體在全球總產量中占到了全球四分之三以上,而時至今日則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了。中國、日本和韓國已經崛起,排擠了美國...

    騰訊證券11月4日訊,在1990年,美國和歐洲生產的半導體在全球總產量中占到了全球四分之三以上,而時至今日則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了。中國、日本和韓國已經崛起,排擠了美國和歐洲。到2030年時,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產國。

    芯片生產中心轉移的部分原因是,美國以外的各國政府為工廠建設提供了財政激勵措施以建立國內工業,這種激勵往往是很高的。而與此同時,芯片公司還被美國以外日益增長的供應商網絡、以及能夠操作昂貴的制造機械的熟練工程師隊伍的不斷擴大所吸引。

    雖然最近幾十年來制造業已經離開美國,但世界上許多最大的芯片公司仍在美國。英特爾(NASDAQ:INTC)是美國銷售額最大的芯片公司,盡管該公司也在愛爾蘭、以色列和中國等地開設了工廠,但其大部分制造業務都是在美國進行的。不過,其他美國大型芯片公司則將所有生產都外包給了臺積電(TSMC)等亞洲生產商。

    舉例來說,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的英偉達公司(NASDAQ:NVDA)是美國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其芯片主要在美國以外生產。截至2019年,美國公司的半導體銷售在全球市場上所占份額約為47%。

    (美國在全球半導體銷售的份額)

    在臺積電等代工制造商的增長之下,芯片制造向美國以外轉移的速度加快了。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是代工芯片業務的另一家大公司,該公司的大部分工廠都不在美國。另外,用于芯片制造的原材料(包括工業化學品和硅晶體)也主要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在這些代工廠商中,臺積電是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一家。

    不過,美國在其他一些芯片制造領域中則保持了更大的份額,尤其在用于設計芯片電路布局的軟件工具方面更是如此。

    幾十年以來,隨著亞洲供應鏈和工廠的發展——它們不僅擁有政府提供的激勵,而且還有更廉價的勞動力,在監管方面受到的制約也更少一些——高科技制造業逃離美國一直都是個很大的主題。與制造業中其他備受矚目的板塊相比,這種外流在計算硬件和消費電子行業板塊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如果事情繼續按照目前的軌道發展,那么美國在芯片制造市場上的份額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進一步萎縮,部分原因是中國的產能正在快速增長。中國正在向芯片產業投入數百億美元,希望最終能趕上或超過其他國家。

    分析人士估計,就一家頂級芯片制造廠——生產用于電腦的中央處理器——的建造和運營而言,10年時間里的耗資很輕松就會超過300億美元。因此,對于芯片公司來說,有沒有財政援助來支付部分成本就可能會對其考慮是否投資建廠的問題產生影響。

    盡管美國各州會為芯片工廠的建設提供各種激勵,包括補貼土地和稅收減免等,但從聯邦政府的層面來看,那么從以往歷史上來說,聯邦方面從來都沒有為芯片制造提供激勵。相比之下,在亞洲各國,政府通常都會提供免費或廉價的土地,并在購買制造設備方面為芯片公司提供更多幫助,而這些設備在芯片制造成本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轉載請注明出處。

    芯片產業中國芯片制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