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美國空軍預計2020年代中期裝備機載激光炮

    星之球科技 來源:環球時報2020-11-17 我要評論(0 )   

    據美國《大眾機械師》網站報道,美國空軍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在非隱形的戰斗機和其他軍用飛機上安裝激光武器吊艙,能夠擊落來襲的敵方導彈。這種...

    據美國《大眾機械師》網站報道,美國空軍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在非隱形的戰斗機和其他軍用飛機上安裝激光武器吊艙,能夠擊落來襲的敵方導彈。


    這種系統被成為“自我保護高能激光演示器”,英文簡寫為SHiELD。據稱,SHiELD將被制造成吊艙的樣子,以便掛在戰斗機的機身或者機翼下。由于外掛吊艙會增加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因此它不適合F-22和F-35這樣的隱形戰斗機。美國媒體并未說明SHiELD激光器的具體功率,只說其功率在“幾十千瓦”內。


    1605504606336677.jpg

    ■洛馬公司的SHiELD吊艙想象圖


    按照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規劃的激光武器路線圖,機載激光武器系統的第一階段(2018-2021)為入門級演示階段,基于數十千瓦級高能激光,演示毀傷紅外制導空空導彈和傳感器; 第二階段(2022-2025)基于100 kW級高能激光和第4代、第5代戰機,演示針對飛機平臺自衛的中距離導彈、飛機毀傷及對地面硬目標的超精確打擊;第三階段(2026-2029以及之后)基于300 kW級高能激光和第6代戰機,演示對視距外飛機、射程內飛行硬目標和地面硬目標的毀傷。


    1605504628213672.jpg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激光武器研發計劃


    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并不容易。綜合美國媒體的報道,這個項目面臨的技術困難,除了顯而易見的發射功率和體積/重量的沖突,還有光束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困難。其中最難以解決的是發射功率和體積/重量的沖突。美國國防部負責研究與工程的副部長邁克格·里芬曾對媒體表示,他甚至懷疑在戰斗機上集成這樣一個系統的可行性或實用程度。如果激光功率不夠,在一公里左右擊落敵方發射的導彈將面臨巨大的風險。


    目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向美國空軍交付了“演示激光武器系統”(DLWS),在美國白沙靶場進行測試。據美國媒體猜測,其發射功率只有約60KW,但體積和重量都非常巨大,目前只能安裝在大型卡車上。


    1605504654962697.jpg

    ■洛馬公司制造的“演示激光武器系統”,發射功率只有60KW,體積和重量巨大


    因此,要實現科幻電影中的機載激光武器,需要在目前技術基礎上將功率提高10倍以上,同時還要將體積和重量縮小到目前體積的10分之一以下。以目前各大國激光技術發展的水平看,短期內無法實現激光武器化。


    1605504678266002.jpg


    事實上,激光武器對導彈目標的確切毀傷閾值目前并不十分明確,其與目標殼體材料、內外結構、表面涂覆、氣象環境(溫度、風)及運動狀態(是否自旋、姿態變化)等有關。激光靠熱效應來毀傷目標的,對同一點照射的時間越長,積累的熱量越高,毀傷效果越大。但是,對高機動的目標保持長時間照射,并且只聚焦在一點上,技術難度大,現在還無法實現。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激光炮激光武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