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周健奇:“十四五”光伏企業 應立足專業深化創新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2020-12-08 我要評論(0 )   

    能源,是經濟的命脈。能源低碳發展更是關乎人類未來。包括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內的清潔能源是能源低碳發展的主力軍。長期以來,在我國能源結構...

    能源,是經濟的命脈。

    能源低碳發展更是關乎人類未來。包括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內的清潔能源是能源低碳發展的主力軍。

    長期以來,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石油比重非常大。近些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漸提高。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數據顯示,2019年,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7.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全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738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0.2%,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2020年7月23日,在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舉辦的中國“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研討會上,該組織秘書長伍萱表示:“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累積了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包括煤電問題、清潔能源發展問題等。能源轉型越晚越被動、難度越大、代價越高。”

    據了解,從2015年起,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首次超過新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趨勢已經無法阻擋。隨著可再生能源比重的不斷攀升,世界對電力能源的需求也迎來新一輪變革。

    “2020年至2025年,中國光伏將啟動加速部署;2025年至2035年,中國光伏將進入規模化加速部署時期;到2050年,光伏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約占當年全國用電量的40%。”聯合國馬德里氣候變化大會《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中這樣預測。

    兩方面原因促使分布式光伏發展可期

    有觀點稱,“十四五”將是光伏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又一個轉折點,分布式光伏將在“十四五”時期真正迎來暴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周健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十四五”時期,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將充分釋放巨大潛力。在周健奇看來,具體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分布式光伏本身就擁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安裝在農村和城市居民屋頂、工商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屋頂以及公共設施以及水面等載體之上,只要太陽升起就開始工作,不僅可以自發自用,還可以余電上網。相比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更能體現光伏發電綠色清潔、價格低廉、即發即用的特性。而且,我國分布式光伏的載體眾多,這是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速度已經快于集中式光伏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占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在2015年約為14%,到2019年超過30%。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占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在2015年不足10%,到2019年超過40%。2019年,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24.2%,相比集中式高了9.8個百分點;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同比增長41.3%,相比集中式高了64.2個百分點。

    第二,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宣布后,本就呈現出較好發展勢頭的分布式光伏將進一步提速。今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10月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給出了2035年能源遠景目標“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

    由此預測,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結構占比將在2060年之前達到70%以上,而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離不開分布式光伏。“十四五”是我國宣布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預計分布式光伏的發展會超出原有預期,其應用場景也將更為豐富。

    未來更需要創新

    “十四五”時期,我國光伏將正式邁入“平價”時代,伴隨著無補貼時代到來,未來企業將以何種方式拓展市場?

    “不論什么行業,首先是創新,創新是第一位的,光伏行業更是這樣。”周健奇表示。

    在周健奇看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光伏產業將呈現出專業化發展的態勢,且光伏生態日趨完善。能源革命新時代,光伏產業的創新既有面向應用市場的技術創新,還包括商業模式創新。前者拓展應用場景,更好釋放國內光伏大市場,由此將形成更多的光伏制造細分領域;后者將促進專業化分工,實現光伏服務業的專業化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化步伐也在加快。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能在全球占比分別提升至69%、93.7%、77.7%和69.2%;各環節均有5家以上企業位居全球前十,產業化技術處于全球先進水平,前沿技術也開始加速布局。不僅如此,“光伏+制氫”“光伏+新能源汽車”“光伏+建筑”等應用逐步拓寬。

    在當下的中國,光伏正不斷地適應著各種新的挑戰,現代技術融入到生產、生活中,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未來的光伏企業應立足專業,不斷創新,在各自的細分領域深耕。不論是光伏制造,還是光伏服務,都需要過硬的專業。”周健奇進一步強調。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光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