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光伏“十四五”迎倍速增長 諸多難題待破解

    星之球科技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0-12-15 我要評論(0 )   

     我國光伏行業新增裝機已連續8年全球第一,上市公司市值5年翻番至2萬億元。在今年預計超越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后,未來5年光伏產業還將繼續迎來暴發式增長,年均最...

        我國光伏行業新增裝機已連續8年全球第一,上市公司市值5年翻番至2萬億元。在今年預計超越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后,未來5年光伏產業還將繼續迎來暴發式增長,年均最少新增70GW。

      12月10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召開的“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傳出的最新信息,讓產業鏈的各環節都為之一振,擴產熱情高漲,眾多巨頭也跨界入局。但值得注意的是,降成本、供應保障、消納等諸多難題仍待破解。對此,光伏行業發展“十四五”相關規劃正在制訂,一大批項目和配套支持政策將出臺。

      上市公司市值五年翻番至2萬億元

      盡管受到疫情沖擊,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仍然穩中有進。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今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40GW,同比增長32.8%,而累計裝機預計達到240GW。

      “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我們上一個5年末的5.6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是43.2GW。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光伏行業制造端各個環節也實現了翻倍增長,其中硅片增長最多,超過了兩倍,電池片增長也接近兩倍。而出口方面保持了非常良好的發展態勢,預計要超過800億美元。

      規模大幅增長的同時,各環節產業化技術日新月異,成本在穩步下降。“十三五”期間,多晶硅價格下降近25%;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均下降50%;系統價格下降約47%。

      “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利于光伏發展的政策環境。”王勃華如是解釋背后的原因,他指出,隨著應用端政策一年年推出,補貼水平在逐年下降。發展到現在,中國已基本實現了發電側的平價上網。

      這樣火熱的局面也體現在資本市場上。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中國光伏上市公司已由2015年的43家,增長至2020年的80家;總市值從9230億元翻番至2萬億元,其中,今年新上市企業為13家。這些公司列入統計的標準是,光伏在總業務的占比達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上市的不單單是傳統意義上的光伏企業,裝備制造企業和輔材輔料企業上市數量正在增多。這說明中國光伏行業的綜合實力正在增強,短板正在被補齊。”王勃華稱。

      “十四五”裝機規模有望大幅提高

      我國此前已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將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樣的目標讓光伏行業對未來的發展更加樂觀。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會上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在測算“十四五”“十五五”時期新能源的發展目標。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遠高于“十三五”。

      超預期的目標刺激了企業擴張的熱情。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也對“十四五”發展表達了樂觀態度。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認為,未來5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有望達到300GW。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路平預計,未來5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年均在50GW-60GW之間,公司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年均新增光伏裝機不低于1.2GW。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裁陸川表示,公司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每年開發不少于1.5GW的光伏電站,新增光伏總裝機不少于10GW。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2020年光伏企業發布的擴產計劃共186個,行業集中度預計快速提升,擴產單體規模擴大,并以頭部企業為主,加速技術升級。

      王勃華指出,在碳中和的目標下,不少全球巨頭已開始跨界布局光伏。例如,百度在其云計算中心投建光伏發電項目,日本東芝擬退出火力發電業務,將增加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研發投資……“這種事情以后還會更多。”

      降成本等諸多難題待解

      盡管業界對未來充滿信心,但光伏行業仍面臨不少挑戰,首要問題就是如何繼續快速降低成本。

      任育之表示,有專家已提出“一毛錢一度電”的目標。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實現,光伏發電將與儲能、氫能技術相結合,大大降低全社會用能成本,深刻改變中國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

      過去十年,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已超過八成。“成本的下降越往后越難。”王勃華稱。

      高紀凡表示,2021年我國光伏將全面進入平價時代,但目前隨著總體成本的下降,非技術成本占比越來越高。據統計,大概有15%左右的成本并非光伏企業自身能夠控制,比如土地、稅收等。

      光伏產業快速發展還面臨產業鏈配套建設的挑戰。今年下半年以來,光伏玻璃價格翻了一番,并出現約15%的短缺。

      隨著規模的快速增加,電網消納也是一大難題。據任育之預測,到今年年底,光伏發電從規模上將超過風電,成為全國第三大電源。隨著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電網,光伏的消納將變得越來越困難,需要電網和光伏行業共同商討解決。

      陸川表示,“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可利用的土地空間越來越緊張,應該更多地利用工商業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如果沒有電網政策的改革,不打破隔墻售電的限制,工商業屋頂的分布式電站就會變成雞肋,使企業降低投資熱情。

      此外,“如何成功參與電力市場”也成為“十四五”期間行業各方需要研究破解的問題。任育之強調,目前光伏發電剛剛實現表觀平價上網,全面參與電力市場,和煤電等傳統能源競爭還存在比較大的難度。但必須認識到,隨著市場不斷深入,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必須逐步參與電力市場,這是大勢所趨。

      據透露,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謀劃“十四五”期間新能源發展布局、基地示范工程行動計劃,考慮在三北、西南布局多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動建設一批百萬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平價基地,還要推動屋頂和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設,使分布式光伏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而以超大市場規模支持國內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

      不斷拓寬應用場景、創新商業模式也至關重要。據任育之透露,“十四五”期間將推進一批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光伏+儲能”、光伏制氫、光伏直供等新產業新業態,并實施一批行動計劃,促進光伏發電多點開花。

      任育之表示,“十四五”將不斷完善光伏行業配套支持政策,初步考慮繼續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納權重考核制度和綠證交易制度,推動平價時代光伏定價政策,做好與電力市場的銜接。在保證項目基本收益的前提下,逐步有序推動新增光伏發電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推動新一代電力市場建設,確保大規模光伏發電的接入和消納,推動有利于光伏發電和用地環保政策的結合以及推動出臺建筑上安裝光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光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