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1天暴漲3000億,光伏行業在我經歷了什么?

    星之球科技 來源:融象產盟2020-12-23 我要評論(0 )   

    近期,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國內的新能源產業正迎來發展向好的戴維斯雙擊。12月20日晚間,中國光伏界的扛把子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高瓴資本協議轉讓總額...

    近期,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國內的新能源產業正迎來發展向好的戴維斯雙擊。12月20日晚間,中國光伏界的扛把子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高瓴資本協議轉讓總額約158.41億元的股份,引發市場關注。而協議轉讓的背后,隆基股份在今年的股價已經漲超210%,敢于高位入局,高瓴資本對于我國光伏新能源產業向好發展的預期可謂堅定。

    資本的入局,透露出其看好相關公司及所處產業的發展前景,在此之外,同樣還有的是各類扶持政策的強勢加持。12月21日,新華社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指出要推動太陽能多元利用,推進風電開發和水電綠色發展,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等。受多方利好刺激,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在12月21日單日總市值增加了近3000億元。

    當下,光伏產業的高景氣度正引發各方關注,但其實回顧其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也并非一路坦途,期間經歷了早期需求釋放、補貼下滑后的產能過剩、技術迭代成本下降以及逐步實現平價上網等多個階段。

    光伏產業興起于歐洲,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要在2007年以前。作為新興能源,歐洲國家出臺政策扶持光伏產業發展,比如德國 2004 年光伏每度電補貼可達到 6 元人民幣,而德國電網電價不到 2 元。因需求強勁,電池供不應求,德國企業開始向中國出售生產裝備和硅片,中國企業生產電池組件出口德國。此時的中國企業處在產業中游,上游原材料及下游電池組件需求端都多在國外,光伏相關產品因其高技術門檻,也限制了中國企業的發展。

    隨后的2007-2010年間,歐洲市場的光伏發電補貼力度下滑,疊加2008全球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光伏產品價格下跌,爆發了搶裝潮。這一時期,國內方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光伏發展的政策,4萬億投資帶動光伏產業發展。這個階段是個分水嶺,之前都是以國外尤其是歐洲市場為主,之后需求則大幅轉移到國內。

    國內產業投資的加大,刺激了國內光伏項目的大量出現,而在海外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光伏產業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整個行業陷入低谷期,上游硅料價格也大幅下跌,這一時期整個行業陷入了近三年的低谷期。

    其后的年份,在日本開啟新一輪裝機補貼以及中歐光伏貿易糾紛解決的背景下,行業也曾出現過快速增長。但總體來看,過往光伏產業的發展多與政策補貼有著很強的關系,形成了補貼刺激需求、需求刺激產能的循環。而事實上產業真正良性健康發展更多地需要市場化調節,這就需要光伏行業不斷地通過技術迭代壓降成本來實現平價上網。

    關于 “平價上網”的概念,這里的“上網”指的是光伏發電接入輸配電網,而其“平價”標準則是對標傳統能源發電成本與用戶購電成本,即通常說的發電側平價與用戶側平價。通俗來講,光伏發電的成本一定要接近或優于傳統能源發電成本,才有機會贏得更多市場,也就是說要實現“平價上網”。 基于這樣的要求,光伏產業近年在技術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出現了單晶替代多晶、組件集中度提高、雙面雙玻滲透率提升等結構性趨勢,這使得光伏裝機成本不斷下行,發電性價比不斷提升,全球平價市場也同步逐漸擴大。

    可以預見的是,當光伏“平價”時代逐步到來之后,未來以光伏、風電等為代表的新興能源必將會對傳統化石能源發電逐漸形成替代,光伏產業也將迎來高景氣發展周期,在此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強化相關產業的發展優勢。對于光伏產業而言,縱觀其產業鏈構成,十年前的行業主要價值鏈更多掌握在外國人手里,而隨著隆基、中環、信義等優秀企業的崛起,現如今光伏產業所涉及到的硅片、玻璃、電池、組件等重要環節都已被中國企業所占領,我國的光伏產業全球競爭力也將日益凸顯。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光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