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應用3D打印手術導航系統,結合術中CT實現肺部病變的超精準定位。此項技術填補該省相關領域的空白。
伴隨胸部CT篩查的普及,早期肺部腫瘤發病率逐年增加,外科治療是唯一根治手段。這類疾病手術的難點在于病灶偏小(<1cm)、質地軟(磨玻璃型結節),外科術中難以精準確定病變位置及切除范圍。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利用3D打印技術,個體化定制肺小結節的術前定位導板,結合目前國際先進水平雜交手術平臺,術中CT設備輔助外科醫師術中定位肺結節位置。對比傳統定位技術,3D導板定位導航系統可極大簡化肺結節定位操作步驟,降低輻射暴露劑量,提高手術精度,減少肺部手術損傷。為患者加速康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此前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已成熟應用電磁導航氣管鏡對肺部小結節,肺癌進行術前定位、活檢、微波熱消融治療,結合已開展的快速康復治療,微創手術,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微創、全面的治療方案和術后恢復策略。目前這項技術全國僅有極少數醫院開展。
作為甘肅省胸外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胸外科國際合作基地,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致力于應用新技術解決臨床難題,提升了肺小結節、肺癌早診早治的整體水平。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