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200千瓦級激光炮可以上艦部署嗎?

    星之球科技 來源:瀚海狼山 企鵝號2021-01-25 我要評論(0 )   

    經常有人問,為何至今不見激光炮實際裝備上艦?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目前激光作為武器,本身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如果要實現批量上艦,恐怕還有一些技術...

    經常有人問,為何至今不見激光炮實際裝備上艦?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目前激光作為武器,本身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如果要實現批量上艦,恐怕還有一些技術細節需要徹底解決,才能到普遍裝備的程度。激光作為武器,一般按照發射功率來分級:10千瓦以下的激光器只能最大對人眼致盲,說到底也就是在戰場上起到一個“晃X眼”的裝置。真正實現激光硬殺傷。那么發射功率在50千瓦以上算起步。50千瓦級激光器,也只能殺傷在2到3公里之內的小型無人機這種幾乎沒有防護的輕型飛行物。而到功率加大到100千瓦以上,則可以直接燒穿5公里之內的無防護的厚金屬板,已經可以當一種光學的機關炮來用了。因此100到150千瓦的激光器是未來應用到6代以后先進戰機上最好的超遠程“機炮”。

    這個級別的激光炮或者激光吊艙,之所以還沒有普遍上機,主要的問題是目前的小型化還沒有徹底解決。只要壓縮到1噸之內,則完全可以代替目前的機炮甚至是格斗導彈。而在艦艇上使用的激光炮。則功率普遍要超過200千瓦的級別,最大可以到1000千瓦級。1000千瓦級以上的,已經算是戰略激光。可以直接擊落空中的導彈彈頭和衛星的程度。這種戰略激光最好設置在高山之巔或者大型飛機上,避開低空的雨雪和霧霾,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戰略防御的意義。而軍艦漂在海上,受到各種低空天氣變化影響的概率太高。畢竟北半球大部分海域晴朗天氣的比例還不大20%。因此上艦的激光炮,其威力在200到1000千瓦級之間。正常情況下可以燒穿20公里之內的來襲彈頭,特別理想天氣下可以擊落50公里斜距之內的,

    敵對飛機或者導彈即可。現在已經有1000千瓦以下激光炮打靶的效應物展示,可見類似彈道導彈的彈頭,表面被燒出的窟窿是橢圓形的,這是因為彈道導彈飛行速度很快,激光雖然是光速,但從照射目標到停止,只用幾飛秒的時間,但光點仍然有移動,這恰恰證明了激光炮打的是高空高速飛行的彈道導彈實靶。還有瞬間燒穿155口徑炮彈彈丸的效應物。這都說明這個級別的激光炮,既可以作為反導攔截戰略攔截,也可以攔截來襲的普通炮彈作為戰術攔截。各種激光炮,有化學激勵激光,固體激光和板條激光等幾種類型;最有前途的看來還是板條激光,可以較好地克服濃云、雨雪、霧霾對激光炮的消弱。板條激光配上超級電容,可解決激光連續發射的能源供應問題。散熱問題也可以順利解決。之所以到目前仍然沒有實戰上艦。


    和艦上的部署環境細節有關。說白了,激光武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超級穩定的發射平臺,這樣才可以指哪打哪。這個穩定性的問題在陸地上不難解決。在海上盡管有風浪,也可以通過陀螺穩定平臺解決。但是如果海上的艦船在安裝了激光炮的同時還安裝了傳統的火炮和導彈。那么這些傳統武器發射時帶來的震動,恐怕是陀螺都無法消除的。這就大大降低了上艦激光炮的準確度。因此激光炮上艦,最好選擇一類專門裝載激光武器的,能源強大的專用艦船。這個恐怕還要再等幾年。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