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普薩拉大學與瑞典石墨烯材料公司Graphmatech通過合作,研究證明了一種能有效降低銅粉反射率的方法。這項研究成果或許將在未來的激光增材制造中,成為3D打印高密度零部件的關鍵因素。
目前,銅材料在增材制造領域的應用仍然面臨著技術挑戰。在金屬粉末增材制造過程中,如果采取常用的激光粉末床熔融波段,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會被材料吸收,這也是很難制作高密度3D打印件的重要原因。
■銅粉是使用Graphmatech的專利石墨烯技術涂覆(圖片來源:SimonTidén/烏普薩拉大學)
由烏普薩拉大學教授Ulf Jansson領導的研究人員,借助Graphmatech公司的石墨烯技術改變了銅粉的表面性能,成功將其反射率降低了67%。具體方法是,研究人員用石墨烯涂覆在銅粉表面,改變了金屬粉末的表面形態、導電性、粗糙度,從而改善了激光與金屬粉末表面相互作用的方式,提高了吸收性能。
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能在增材制造過程中始終“存活”,通過降低多孔性提升銅-石墨烯制件的材質密度。Ulf Jansson表示,開發石墨烯涂覆金屬粉末的新工藝,為各種新材料應用開辟了有趣的前景。
Graphmatech首席執行官Mamoun Taher博士談到,隨著電氣化的普及,各行業對銅制件的需求將大大增加。他認為,通過石墨烯技術可以提升銅件的制品性能,同時也能緩解當前無法滿足各行業對銅件需求的壓力。
Mamoun Taher同時表示,使用這種材料組合(石墨烯+銅)不僅可以在采用更少材料時達到要求的技術性能,而且還可以提高其他(有限或能源密集度較低的)材料的性能,從而在某些工業應用領域增加了替代銅和其他材料的可能性。
■新推出的石墨烯涂層顯著降低了銅粉的反射率(圖片來源:Uppsala University、Graphmatech)
眾所周知,銅因其延展性和高導電性廣泛用于汽車零件和電子產品(以及許多其他工業應用)。但鑒于銅的反射率,通過增材制造制造零件一直具有挑戰性。因此,銅零件往往只能以高能耗、低效率和設計靈活性小的方法生產。
使用石墨烯技術可以改善銅的可加工性,還能提高產量并減少浪費。研究團隊在一系列普通3D打印機上對銅件進行測試,結果表明通過組合材料生產出的組件比純銅件更堅固、更薄且更具導電性,同時在重量和成本上具有明顯優勢。
當前,Graphmatech公司正與工業伙伴展開合作,不僅包括涂層金屬粉末產品組合,而且還有金屬復合材料、聚合物復合材料和電池應用。在每種情況下,石墨烯都能根據應用和客戶需求進行摻入和調整。
無論是將流動性更好的粉末結合石墨烯以提高冶金加工性,還是提高塑料或橡膠的強度、耐磨性或導電率,或更高密度的能量儲備。
Mamoun Taher最后指出,石墨烯加銅的組合在耐腐蝕和抗菌特性上也十分具有潛力。其他應用還包括更高效的可持續制造,汽車和航空零部件的輕量化生產以及更高效的電子產品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