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級市場龍頭股抱團的現象十分顯著,參考美國當年對于頭部50家龍頭標的的追捧,如今A股對大藍籌的追捧不由讓人感覺危機四伏。
與此同時,南下資金相比北上也是持續高增長,種種跡象都讓人感覺再去關注A股千億市值以上的龍頭可能過于“擁擠”,未來市場中低市值優質標的會否成為下一階段高成長的公司?
作為國內激光裝備行業的龍頭企業,大族激光當前市值在450億元左右,那么大族激光的增長潛力如何?
激光龍頭
激光加工細分應用場景中,PCB、鋰電池等行業面臨發展機遇。
激光作為高端制造的重要一環,從最簡單的激光打標到切割焊接,再到PCB的印制以及針對各行各業的專業定制化需求,其應用與需求場景十分豐富且定制化屬性較強,同時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PCB的印制和對消費電子精密零件的切割雖然工序上都是用激光去照射某一加工物體,但兩者需要的設備卻大相徑庭。
大族激光最開始從事最簡單的激光打標業務,到目前掌握的產品種類過百,如大、小功率激光設備以及PCB、面板、鋰電池等行業的專用設備,公司均有涉及。目前已成熟的產品達600多種,是目前國內激光設備最齊全、細分行業經驗最豐富的公司,從產品品類來看,大族激光競爭優勢很強。
之所以強調需求端的重要性,并不僅僅是因為激光加工的細分應用場景較多。激光這一加工環節隨下游產品工藝變動所帶來的改良升級及配套服務也十分重要,因時而變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十分重要。相較于一般的經銷渠道,激光服務需要更緊密的客戶關聯以達到客戶“購買-使用-改良-維護”的全流程覆蓋,更多的直營網點就代表更強的服務能力與競爭能力,而目前大族激光全球的網點數量達到100余個,這對于公司地位的維護有極強的幫助。
渠道之外,技術因素也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指標,截止2019年底,大族激光已獲專利共計3939項,公司研發人員從2013年的1809人直線上升至2019年的4500人,2017年-2019年研發費用分別達到8.61億、9.93億、10.14億,占營收的比重不斷提升,研發投入及能力位于國內同業頭部。
但國內頭部并不等于其擁有較強的全球競爭力,目前大族激光在全球范圍內的主要競爭對手為美國IPG、德國通快、意大利普瑞瑪等,均是高知名度、高市占率的企業,國內只有銳科激光、華工科技等對標企業,普遍市值僅在200-300億元人民幣之間。
新市場崛起下的隱憂
但快速的切入當前熱點行業也就跟隨而來了兩個問題,一是電子消費周期的問題,二是技術迭代更新的問題。
目前大族激光主營業務占比為小功率激光業務(40%)、大功率激光業務(20%)、PCB(15%)、半導體(10%)、新能源(10%)等,這其中半導體設備、新能源設備、PCB需求不斷提升,得益于大族激光豐富的產品布局和專利儲備,公司在這三個領域的切入和營收占比提升速度較快。
以PCB為例,2020年上半年公司PCB板塊營收8.7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06.82%,這一高增長不光是數量需求,隨著5G技術更高的要求目前逐漸向多層PCB發展,正處于一個量價齊升的階段,跟隨5G建設一同崛起的還有半導體設備,目前大族的半導體激光類封測設備已經進入了多家封測企業的供應序列。
以新能源板塊為例,這一板塊于2019年就已經呈現出上升的趨勢,2019年公司此板塊營收達11.09億元,同比增幅近75%,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中航鋰電等均已是公司固定客戶。得益于產品結構的變化,公司2020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較同期已經實現了7.17個百分點的增幅。
但快速的切入當前熱點行業也就跟隨而來了兩個問題,一是電子消費周期的問題,二是技術迭代更新的問題。
首先,電子周期的問題其實在2019年初就已經顯現。2019年大族激光營收96億元左右,其中歸母凈利潤6.4億元,扣非凈利潤4.6億元,分別較上年度下降了13.30%、63.89%、62.63%。
2019年收益不佳絕大部分就是因為電子消費品當年縮量導致,PCB板塊以及小功率激光(小功率激光主要就是面向電子消費品的加工業務)收入明顯下滑。
第二,技術迭代在半導體及5G時代是一個必須注重的問題,以5G板塊舉例,5G射頻零件中濾波器受材質的影響多改用陶瓷為基底,大族針對于此開發的綠光激光器就是面向陶瓷濾波器的一種去鍍層設備,未來技術迭代中仍會有許多此類變化,技術及研發能否跟緊時代腳步十分重要。
最后要注意大族激光2020年的業績中包含了口罩業務的部分,同時其在建工程中怪異的歐洲研究中心項目也值得注意。
2020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口罩自動化產線實現收入數億元,疫情環境下口罩、檢測、防護等板塊會有增量,但長遠來看這一部分仍是非經常性業務,目前來看公司對于口罩機庫存的減值計提2020年內已經開始。
因為歐洲研發運營中心的投入,大族激光2019年末的在建工程較2018年增長了80%有余,金額高達21.95億,此項目遲遲不能交工轉固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而2020年三季度大族激光已經將負責項目建設的子公司移除出了合并報表,大額的在建工程包袱得以卸下,但未來作為關聯方是否會持續為其輸血,花費巨大的研發中心最后又能否真正成為生產力仍需持續關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