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高瓴張磊:深入布局光伏和芯片等產業鏈上下游

    星之球科技 來源:智通財經網-推薦2021-03-21 我要評論(0 )   

    “我們覺得市場化的PE/VC機構是大有可為的。一方面,通過不斷探索最優的資源配置,追求環境,公平,社會的長期價值。同時,選擇具有偉大格局觀的同行者,通過持續創新,...

    “我們覺得市場化的PE/VC機構是大有可為的。


    一方面,通過不斷探索最優的資源配置,追求環境,公平,社會的長期價值。


    同時,選擇具有偉大格局觀的同行者,通過持續創新,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下,實現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共贏。”


    “高瓴致力于推動氣候變化的學術研究平臺建設,成立了產業與創新研究院,并計劃支持氣候和新能源領域的人才培養。”


    “碳中和會帶來許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低碳領域會實現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和創新機會,帶來經濟競爭力的提升,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的各項效應。”


    “在這個時期,將有力的引導大量社會資本轉向碳中和領域,綠色股權投資正當其時。”


    “對企業來說,低碳轉型是打破發展慣性,應對環境變化的挑戰,更有主動行為重塑核心競爭力的歷史機遇。”


    “高瓴在新能源技術,材料,工藝,整個的綠色經濟鏈上做了一個“碳中和”技術路線圖。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車和芯片等產業鏈上下游,能夠幫助綠色企業發展。”


    以上是高瓴創始人兼CEO張磊在3月20日參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經濟峰會中發表的精彩言論。


    張磊表示在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方向上,市場化的PE/VC機構是大有可為的。


    并且,張磊認為碳中和會帶來許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低碳領域會實現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和創新機會。


    聰明投資者整理了本次發言實錄,分享給大家。


    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市場化的PE/VC機構是大有可為的


    很高興在春分時節與大家一起討論綠色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重要的議題。


    目前全球處于高碳向低碳及凈零碳轉型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在推動后疫情時代經濟“綠色復蘇”的同時,促進包括能源,制造,科技,消費等眾多行業的價值鏈重構,推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是人類社會一個長期的共同話題。


    在這個方向上,我們覺得市場化的PE/VC機構是大有可為的。


    一方面,通過不斷探索最優的資源配置,追求環境,公平,社會的長期價值。


    同時,選擇具有偉大格局觀的同行者,通過持續創新,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下,實現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共贏。


    在推動綠色發展中,高瓴一直在路上


    作為一家創新型的產業投資機構,高瓴成立初始,便將綠色可持續發展作為自身長遠發展的重要目標。


    在全階段周期中,我們都非常重視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這些因素,并將其作為我們投資決策標準的一部分。


    同時通過前瞻性的行業研究,持續加大對新能源,綠色低碳技術等領域的投資布局。


    我們現在,一方面請了專業的機構對高瓴自身進行碳排查工作,積極推出自己的計劃“carbon credit”,


    從我做起,加快推進自身運營的低碳零碳化,實現我們自己的“碳中和”。


    另外,我們還成立了專門的氣候變化投資團隊,推出氣候變化專項綠色基金。


    同時,高瓴致力于推動氣候變化的學術研究平臺建設,成立了產業與創新研究院,并計劃支持氣候和新能源領域的人才培養。


    可以說,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面,我們一直都是在路上。


    中國實現碳中和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前幾天,高瓴的產業創新研究院與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一起發布了《邁向2060碳中和——聚焦脫碳之路的機遇和挑戰》這個報告。


    我們發現,實際上中國實現碳中和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要比發達國家更多。


    這個報告中我們詳細分析了中國面臨的這些挑戰,除了所需要的時間。


    第一,由于發達國家提前實現了能源的達峰,而我國能源需求達尚未達峰。


    2019年中國人均一次能源消費量約為OECD國家的一半,人均用電量是OECD國家的60%。


    我們自身還在一個發展的中早期的階段。


    第二,工業用能占比高,這跟我們中國自己是全球的制造工廠有關系。


    換句話說,全球很多的制造的碳排是在中國實現的,中國的用電結構尤為特殊,工業用電占比達67%,OECD國家的工商居民用電分布較為均衡,都是1/3左右。


    第三,我們電力供給結構是煤炭為主,轉型難度大。中國的火電占比72%,這些方面所面臨的任務很大。


    第四,交通,工業,建筑等部門脫碳技術的任務十分艱巨。


    第五,地區與行業的發展不均衡,又出現了一些公平性問題,怎么通過經濟結構的設計來解決等等。


    但是,我們覺得中國實現碳中和是可行的,并且能帶來多重的效益。


    有力引導大量社會資本轉向碳中和領域,綠色股權投資正當其時


    事實上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一直積極主動承擔著自己的責任。


    根據官方數據,截止2019年底,即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消費比已經達到了15.3%,提前完成了我國對外承諾的2020的目標,而且同期我國GDP增長4倍。


    所以說,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沒有阻礙經濟發展,而且還有利于支撐經濟發展的質量。


    所以碳中和會帶來許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低碳領域會實現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和創新機會,帶來經濟競爭力的提升,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的各項效應。


    我想在這個時期,將有力的引導大量社會資本轉向碳中和領域,綠色股權投資正當其時。


    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伙伴加入到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事業中來。


    低碳轉型是更有主動行為,重塑核心競爭力的歷史機遇


    實際上在牛年春節以前,我們還向高瓴投資的企業伙伴發出了業內首份“碳中和倡議書”。


    對企業來說,低碳轉型是打破發展慣性,應對環境變化的挑戰,更有主動行為重塑核心競爭力的歷史機遇。


    因此推動碳融合的對企業應對產業變革有非常重要的積極的意義,奠定企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我們先在高瓴被投企業里面率先行動,著手推動碳中和的規劃,化挑戰為先機,視轉型為機遇,加速推進整運營環節的低碳轉型。


    碳中和倡議書發出了以后,很多我們的被投企業都積極的響應,我們還最近開了研討會,能夠和我們的被投企業繼續探討怎么加速實施。。


    用科技企業幫助,傳統企業和傳統經濟去轉型


    最后我想講,在這個過程中,高瓴在新能源技術,材料,工藝,整個的綠色經濟鏈上做了一個“碳中和”技術線圖。


    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車和芯片等產業鏈上下游,能夠幫助綠色企業發展。



    當然,在新興產業的增量創新之外,我們龐大傳統產業的存量變革是經濟社會整體低碳轉型的基礎,也更具現實的緊迫性。


    同時,高瓴在投資實踐上堅持“啞鈴理論”,通過科技企業去幫助傳統企業和傳統經濟去轉型。


    比如,我們最近投資了一家無人化的農機技術、農業機械,就是用完全類似于電動汽車這種,同時加上無人駕駛技術在農田里工作。


    到去年年底,他們的智慧農業產品和技術已累計服務了近千萬農戶,7.8億畝次農田,遍布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實際上也是為鄉村振興提供一個好的樣板。


    在這條持續創新的路上,我們期待與更多的同行者一起“Do Good, Do Well”,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謝謝大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激光激光技術光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