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6毫米、166毫米、182毫米再到210毫米,近兩年,關于光伏硅片“尺寸”的爭論,從未停息。2019年,166組件和210組件的激烈對壘打開了大尺寸硅片“尺寸之爭”的大門,而182組件在2020年成為了210組件的有力競爭者。
“毫米”之爭的背后,不僅是對尺寸的突破,更是一場光伏產業降本增效、實現全面平價上網的技術競逐,由此帶來的組件、輔材以及產品性能的改變,都成為企業戰略選擇的關鍵考量。
陣營更加清晰
隨著光伏企業的大尺寸產品擴產規劃相繼發布,182、210硅片陣營愈發清晰,182硅片陣營主要以隆基、晶科、晶澳等7家公司為代表,并于2020年6月聯合倡導建立了182光伏硅片標準(M10)。
晶澳科技向本報記者表示,該公司于2020年5月推出了基于182硅片的組件,當年10月在國內首次出貨,后續陸續出貨至歐洲、北美等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廣受歡迎。“預計2021年底,182系列組件出貨量比例將達到公司整體出貨量的50%甚至更高。”
“我們目前主要售賣的一款182尺寸產品,是72片電池的單面和雙面組件。年初銷售量達到了2GW,簽單及意向訂單達到了12GW。”隆基樂葉高級產品經理李紹唐向記者透露。
晶科能源的Tiger Pro系列,也是基于182尺寸的產品。“今年新增的產能,從硅片、電池到組件都將規劃生產Tiger Pro。”晶科方面透露,“目前排單量已經超過10GW。”
天合光能、東方日升、中環股份等8家企業也于2020年11月聯合發布了“光伏210標準化倡議”。中環股份副董事長、總經理沈浩平表示:“公司210尺寸硅片需求量很大,預計全年出貨量在40-45GW左右,會通過技術驅動、項目擴產等方式,爭取全年出貨達到50GW以上。”
“天合光能基于210毫米大尺寸硅片推出的Vertex至尊系列超高功率組件,最高功率可達670W,效率達21.6%。另外,至尊小金剛系列組件在功率、尺寸、重量、外觀、安裝簡易性、負載、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關鍵領域表現出色。”天合光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預計2021年底,該公司組件產能將達到50GW年產能規模,電池將達到36GW年產能規模。
東方日升也針對210組件推出了系列新品 。“2019年12月,公司全球首發500W組件,不久后,與馬來西亞TOKAI公司簽署了世界上第一個500W高效組件項目訂單,并快速完成了首批出貨。波蘭、巴西、韓國等重要光伏市場,均與公司簽訂了210系列產品的供貨訂單。”東方日升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表現如何各執一詞
從應用場景到實證表現再到發展前景,兩大硅片尺寸表現如何?
“在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努力下,182電池與組件的制造工藝已經完備且成熟。”據晶澳科技介紹,182產品在生產設備成熟度、工藝普及率、輔材成熟度、物流運輸成本等方面均具備很大優勢,一體化單瓦成本相較其他尺寸硅片的產品更低,并且在電站初始投資以及度電成本方面優勢明顯。
李紹唐表示,182尺寸產品在設計之初對產品各方面進行了合理性考量。“在系統端、逆變器的配套上兼容,有利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維修與替換。”
晶科能源也指出,182組件基于系統最優光伏組件尺寸的邏輯出發設計,綜合表現優異,是從全產業鏈環節確定的最佳組件設計方案。
有業內人士則持相反意見,認為210硅片因具有較強的降本增效能力,且在技術層面兼容性更強,以210為標準是降低光伏度電成本、實現光伏全面平價上網的最優選擇。據東方日升介紹,“210系列產品及電池、組件設計的標準化,給下游系統設計和產品選型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成本下降。”
天合光能指出,“目前210產品線已經逐漸成熟并豐富,應用場景多樣化,在市場上也開始大規模應用,需求和產能同步擴張,從長遠來看,210將是市場主流的選擇。”
針對210組件量產、運輸等方面的質疑聲,天合光能表示:“210組件已于2020年正式量產并出貨,當年底訂單已超10GW。另外,600W+組件已于2021年3月正式量產。”
東方日升指出,進入2021年以來,210系列組件配套產業鏈已取得全新進展。“年初,全球三大逆變器企業接連宣布適配210超高功率組件的逆變器落地上市,并于3月進入量產。7家全球領先的光伏跟蹤支架制造商相繼發布全面適配210超高功率組件的認證聲明,是全球支架領域的又一次全面升級。3月初,玻璃廠商也先后宣布突破寬度瓶頸,完全適配210大尺寸組件。”
天合光能表示,“回首這一年半以來,大尺寸組件的發展歷程,各環節產能、產業鏈配套、技術成熟度、項目實測以及組件應用等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以210硅片為例,據PVINFOlink統計,預計今年年底大尺寸硅片產能超220GW、210電池產能超過172GW、210組件產能將達到120GW以上。”
“最佳標準”需市場驗證
“力主182硅片的企業認為它技術成熟,全產業鏈配套完善,還未到更新換代的時間節點。若全部換成210硅片,就需要重新投資,上新產線,舊產線折舊壓力較大。”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告訴記者,“但是,因為組件功率的提高對于節約土地、減少非技術成本具有明顯優勢,所以整個行業向210尺寸的轉換速度目前快于預期。”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支持600W +組件的光伏玻璃實際供應量將超50GW,2022年將進一步放量至120GW以上,供應充足有保障。”東方日升指出,隨著配套產業鏈逐步完善,將會更強有力地推動光伏全產業鏈合作,加速光伏度電成本下降。
天合光能指出,超高功率組件對于傳統組件的替代化進程正在加速。在硅片價格攀升導致組件成本上漲的今天,超高功率組件持續降低度電成本得到了投資方的認可。“得益于2019年中環股份突破性的推出210尺寸的硅片和天合光能等龍頭組件企業推出210系列組件。光伏組件以往年均10W左右的功率提升速度被打破,一舉從400W邁入500W乃至600W的時代,為降低度電成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組件尺寸是否合適應由市場決定,組件尺寸適當增加,有助于系統降低系統成本,但有邊際條件。隨著尺寸的繼續增大,成本下降趨勢趨緩,反而帶來機械載荷、隱裂等可靠性風險,在系統端增加了運輸與安裝的難度,對支架尤其是跟蹤支架提出了嚴峻挑戰。”晶澳科技認為,不僅要增加組件尺寸來提升功率,更需要專注于產品技術進步和轉換效率的提升。
李紹唐指出:“在‘30·60’雙碳目標下,光伏產業還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其糾結尺寸,不如思考未來光伏技術創新的方向,回歸到光伏技術的本質,進一步推動電池組件轉換效率提高,推動系統發電能力提升,不斷降低光伏度電成本。”
“究竟哪種尺寸的硅片更合適,基本上都是企業自發行為。無論是電站投資企業還是設備企業,還是要根據市場實際情況選擇。”彭澎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